工信部:我国工业母机取得重大突破
工业母机是工业现代化的基石。十多年来,我国以“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为抓手,持续开展产业技术攻关,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工业母机取得重大突破。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 王卫明: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做好工业母机行业顶层设计,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强化产业基础,培育优质企业和产业集群,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工业母机行业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再上新台阶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再上新台阶。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 郭守刚:落实“双碳”目标,加快编制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优化“双积分”管理办法,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快新体系电池、车规级芯片、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推进“车、路、网、云、图”一体化发展。
工信部:加快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 郭守刚:下一步,我们将开展机器人关键基础提升行动,完善标准、检测、认证体系,支持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加快补齐专用材料、核心元器件、加工工艺等产业短板,打造更多高端化智能化产品。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将通过完善工程机械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等措施,推动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已形成22大类工程机械产品,成为产品类别和品种最齐全的国家之一。工程机械国内市场满足率从2012年的不到90%提高到目前的96%以上,挖掘机、起重机、装载机等主要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
有10家企业进入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在江苏、湖南、山东、广西等地形成了一批规模效应明显、产业链带动性强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同时,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及海外营业收入占比超过30%。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 王振:工程机械是高度市场化的行业,也适合按照市场化方式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原则,着力完善产业创新体系,补短板、锻长板,推进工程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持续推动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为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下一步,我国将持续推动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首先是补齐短板。突破装备数字化关键核心技术,补齐基础零部件、关键软件短板弱项。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 王卫明:聚焦重点领域数字化需求,加快智能装备工程化和产业化,改造提升一批存量装备,升级换代一批新型装备,原创发展一批前沿装备。
我国还将加强应用推广,面向数字中国建设场景,开展装备数字化应用场景示范,形成成熟经验和模式,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和产品迭代升级。
此外,我国还将构建发展生态,统筹推进标准制定、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壮大市场供给主体,打造特色智能装备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