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榆林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牢记嘱托、实干奋进,在推动煤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同时,以“节能减排、降本增效”为抓手,聚力提升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加速挺进能化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的“快车道”。
9月19日,记者在位于榆横工业区北区的山东能源集团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看到,全国首套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新投运的过滤分离器正在稳定运行。
“通过科研攻关,我们创新开发出了成套器外过滤装置,打破了过去每季度都要停车排放催化剂的‘惯例’,打通了煤制油过滤装置的堵点。在该装置的帮助下,企业连续稳定运行产量提高了5%,能耗也下降了2%到3%。”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柳永兵说。而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时间内,46岁的柳永兵利用系统停车检修的机会,带领同事开展了20余项技术改造,并完成了余热发电、余压发电技术攻关,助力企业系统产能提高10%、能耗水平降低10%。
同样是依托科研攻关,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还破解了115摄氏度高熔点精制蜡生产难题,打破了国外企业在相关领域的垄断,现正全力推进国际顶尖润滑油、超低凝点柴油的研发和生产工作。企业产品也从此前的四五种拓展到近20种,超高附加值、高端化工产品布局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在榆横工业区南区,国内目前成本最低煤化工二氧化碳捕集项目——陕西延长石油榆林煤化公司3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刚刚于今年6月建成投运。
该项目以依托煤制甲醇装置及设施生产的高纯度二氧化碳气体为原料,经压缩、冷凝生产纯度达到99.6%的液体二氧化碳产品,捕集成本仅为105元/吨。所捕集的二氧化碳,则将全部用于延长石油下属油田的二氧化碳驱油和地质封存,实现了制造业与采掘业协同耦合发展,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0万吨,相当于植树1668万棵。
而在全市层面,一年来榆林也始终坚持以创建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为引领,在落实“三转三补”总体要求中加快建设国家重要清洁能源供应基地和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2021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降低3.89%;依托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加快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煤化工与可再生能源制氢耦合、煤化工与石油化工融合等技术示范,为奋力谱写榆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