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业园区的典型模式
发布时间:2023-07-10 浏览次数:318 来源:赛迪顾问

 

一、先进制造业园区“蝶变规律”简介

 

“蝶变规律”是用蚕蛹破茧羽化成蝶的过程,诠释园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努力适应新形势,以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新增长的崭新面貌。赛迪顾问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针对园区发展提出的“蝶变规律”深入探讨了先进制造业园区如何可持续发展,持续提升生命力的重要问题。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23,06

 

“蝶变规律”模型认为技术生产力和产业治理能力是园区推动先进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义。技术生产力是线性增长,因为“技术是累进式发展,有其自己进化的方向,不受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但园区技术生产力进化的原动力不同会影响增长速度。产业治理能力反映了不同的治理手段、模式和频率均会影响先进制造业园区的发展水平。

 

二、蝶化周期

 

我们将成长曲线大致可划分为萌芽期、蜕变期和成蝶期3个蝶化期,每期有着自身的发展特征和瓶颈。

 

萌芽期,处在此阶段的园区通常为先进制造业比例较低,主导产业已发展成熟,面临着较大的外部竞争压力,在新的发展环境下亟待提升本地创新实力,两化融合水平、绿色发展水平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均处于初级阶段。

 

蜕变期,处在该阶段的先进制造业园区通常本地创新潜力基本被激发,驱动园区经济量与质的共同发展,但产业治理水平未能有效支撑先进制造业园区高速发展,此阶段园区的核心任务是加快探索提升长短期相适应的竞争力提升路径。

 

成蝶期,处在此阶段的园区智能制造水平高,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技术创新处在尖端,产业竞争力强,此时应警惕对发展路径的过度依赖和锁定,可能使得园区掉入成长慢通道或者形成封闭系统的可能性。

 

三、加速先进制造业园区蝶变周期的典型模式

 

(一)萌芽期---聚焦提升,注重两个借力

 

在萌芽期,先进制造业园区技术生产力和产业治理能力均较为薄弱。一个是借力先进技术的引进提升创新能力:一是通过招引国内大型企业和重大项目引进国内先进技术;二是通过构建外资投资直通车制度或通过园区企业与国际企业深度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三是引进高校创新智力,打造创新平台,引导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落户园区,培育创新动能。例如,惠州大亚湾经开区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建立创新工场、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推动埃克森美孚和壳牌等建立技术应用中心等。另一个是借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升治理能力:一是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审批事项简约、规范,回应申请及时,政务服务全流程公开;二是引入专业化服务团队,提升服务精细力和精准力。例如株洲高新区通过岗位竞聘制、专业人才聘任制等打造专业运营团队,提升园区治理能力。

 

(二)蜕变期---聚焦效率,做好两个转化

 

在蜕变期,先进制造业园区技术生产力和产业治理能力基础已牢固,聚焦效率层面。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创新效率,破除索洛悖论一是完善行政研究人员科研成果转化激励制度;二是构建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机制,建立科技成果池;三是采用多元融资模式突破科技成果转化“死亡谷”。例如,南京高新区成立政府投资基金,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容忍投资失败。通过创新治理模式转化治理效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一是数字化赋能,创新构建多层次、跨部门数据共享政府服务平台;二是创新多元主体治理模式。例如,南京高新区采用政府引导、多主体参与的新型治理模式。

 

(三)成蝶期---聚焦创新,提供两个服务

 

在成蝶期,先进制造业园区主要聚焦创新以避免“发展陷阱”。提供全球创新要素集成与打造创新生态服务:一是链接全球科技力量,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二是创新技术成果转化模式,通过国际级科技成果转换中心链接国际资源;三是积极对接国际一流大学,吸引国际优秀人才。例如,苏州工业园积极对接牛津大学和冷泉港实验室,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及高端成果。为产业创新服务供应商提供支持服务,即园区引入高水平专业服务机构,政府转型为社会创新服务资源集成者,只提供公共产品。例如,中关村科技园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政府扮演“第三方创新服务集成者”角色。

 

注:

①引自布莱恩·阿瑟的《技术的本质》一书

②索洛悖论:又称生产率悖论,即新技术的出现并没有提升生产率。

③科技成果转化“死亡谷”:技术创新从提出到实际应用产业化需要很长的时间,从科技技术创新到实际应用产业化之间的鸿沟通常被称为“死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