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存力白皮书(2023年)
发布时间:2023-08-26
浏览次数:329
来源:数据观

我国数据存力规模如何?先进存力指什么→
近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3中国算力大会上,正式发布《中国存力白皮书(2023年)》(以下简称《白皮书》),阐明了先进存力的定义,梳理了中国数据存力发展现状,并从区域、省际和典型行业层面分析了我国数据存力发展情况。
随着海量数据的增长,对存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先进存力成为了存力的重要发展方向。先进存力主要是指企业级存储中更加先进的存力,其以“大容量、高性能”为基础,以“先进介质、高效架构”为支撑,以“开放生态、绿色低碳、安全可靠”为关键,可应用于更广泛的关键场景的存储能力。
当下,我国数据存力规模稳步发展,2022年存力总规模较2021年持续增长,增速达到25%,2022年存力总规模(5年计量)已1000EB。
目前,超600EB的数据存储都集中在我国东部,在全国占比超60%;为响应“东数西算”、“东数西存”战略,西部区域大力发展数据中心产业,其数据存储容量占比接23%,中部10省的存储容量占比约14%;东北部的存储规模最小,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的数据存储容量占比不足3%。
《白皮书》指出,我国数据存储容量的集中度仍较高,广东、江苏、上海、河北、北京、浙江六省市作为数据生产大省,存储容量总和达到520EB,占全国存储总量的一半以上。
其中,北上广存储总量达270EB,约占全国总存量的27%,与2021年相比略微降低。北京、天津、河北、四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上海、浙江、江苏等枢纽城市数据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存储容量上升明显,贵州、甘肃、四川等地存量已位于全国中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