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盐榆林盐化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情况  
发布时间:2021-12-15 浏览次数:1981 来源:榆林市工业信息化推广应用中心

 

一、企业基本情况

  中盐榆林盐化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盐业总公司控股,陕西省盐业专营公司、榆林市盐业公司等多家公司参股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中盐榆林是国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也是目前陕西省唯一的一家井矿盐生产企业。2006年,在主体装置不变的前提下,经过自主技术创新研发改造,将产能提升至20万吨。2009年,又在榆阳区鱼河镇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了一条100万吨真空制盐生产线。目前,两条真空制盐生产线年产能达到了120万吨。

  公司现有员工700余人,其中正式员工485人,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员247人,其中技术中心员工51人。注册资本为2.32亿元,资产总额7.40亿元,资产负债率46.36%,企业银行信用等级AA+。

  中盐榆林主要产品分为食用盐、工业盐和日化盐三大系列二十余个品种。主要产品有深井碘盐、深井海藻碘盐、精制加碘盐、精制无碘盐、精制工业盐、金属钠盐、畜牧用盐及肠衣盐等。

  二、信息化建设情况

  一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局域网络系统(基础设施)、ERP建设项目(主要包括OA办公自动化系统、NC系统主要涉及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相关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总账管理、成本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业务)。

  二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本(组织机构管理、人员信息管理、人员变动管理、薪酬管理)、APP移动应用,最终实现公司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

  三、信息化建设应用成效

  (一)运行维护情况。

  公司建有标准的信息网络机房,专业化设置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配置精密空调、不间断UPS电源;并对电脑IP地址进行了划段管理,将IP地址与网卡进行了绑定,有效控制了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感染;通过上网行为管理软件来有效控制员工的上网行为;对ERP-NC等核心信息系统实施密码管理,实行严格的权限控制。制定了《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ERP-NC运行管理办法》等信息化制度,明确各相关单位和岗位的信息化职责,并通过不定期地在线检查、现场抽查等方式,确保信息的正确处理与合理应用;制定了《信息系统风险控制矩阵》和《信息系统风险控制评价表》,开展相关的信息化法律法规辨识,强化风险控制意识;日常运维通过监控软件来监视各业务节点连通状态;通过对网关、防火墙、无线管理平台的运行状态每天不定时地登录与查看来预防性运维。2017年,随着ERP-NC的正式上线运行后,公司考虑与第三方IT企业签订运行维护服务相关协议,将依托信息化项目承建方的技术力量来带动公司信息化队伍的不断成长,逐步建立一支忠诚企业、业务精通、技术水平较高的信息化队伍。

  (二)数据开发利用。

  项目组依据《数据开发与利用控制程序》,由信息化办公室负责,依托ERP-NC自身强大的多维度信息动态查询统计功能,实现了采购、销售、库存及财务等业务数据的综合利用。财务方面:总账系统主要有“科目余额表”、“辅助余额表”、“辅助明细账”、“三栏式明细账”、“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等;供应链方面:采购管理和内部交易主要有“查询统计”、“价格分析”、“成本分析”等;销售管理、合同管理主要有“查询统计”、“分析类报表”、“销售汇总类报表”等;库存管理主要有“查询统计”、“储备分析”等,基本满足了公司目前的数据利用需求。对系统一些信息无法满足上下游单据利用的需求,本次项目也进行了开发和实现。总之,根据业务管理的需要,包括决策管理需要,将各类信息加以归类、汇总和整理,自动生成直观有效的信息报表,提高数据查询效率,充分利用好数据的综合性和有效性。

  四、下一步发展规划

  (一)总体目标。

  到2025年,通过科技创新使产量达到130万吨,资产总额达到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亿元,利税总额力争达到2亿元。积极开发新产品,满足城市居民对盐的多元化需求,努力将中盐榆林打造成为中国高端盐、特种盐的研发生产基地。加强科技研发,创建赶超世界领先水平的制盐工艺新模式。做好技术和项目储备,待机再新上一条制盐生产线。

  (二)发展规划。

  1.通过对榆林及其周边地区盐及盐化工市场的调研,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创新发展,先期发展主业。在“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上加大投入,以推进“工业和信息两化融合”为抓手提升生产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和产品内在质量,以优质的产品抢占市场制高点。

  2.采取产学研相结合方式,引进先进技术,研发新产品,聚焦核心产品,大力开发绿色、健康的高端盐品,引领消费新潮流。实现产品多样化、高端化,在品种盐上下功夫、做文章。

  3.以食品安全生产标准为目标,实现包装、仓储、搬运、运输,物流现代化、信息化。

  4.研究实施石膏泥注井技术,使制盐副产品石膏泥回注盐井溶腔底部,已实现工业固体废弃物零排放,解决环保问题,实现清洁化生产。

  5.加快电商平台建设,力争在2025年底前初步形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寻求与国际行业内知名企业合作,扩大企业知名度,进军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