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工业互联网十大趋势:加速推进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02-27 浏览次数:671 来源:独数易智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
1. 新质生产力概念解读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把握好三点。
一是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
二是用好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赋能发展新兴产业。技术层面要补短板、筑长板、重视通用技术。产业层面要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三是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2. 新质生产力核心组成部分
新质生产力是以前没有的新的生产力的种类和结构,是发展实践中最活跃、最创新的力量,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新质生产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新劳动者:指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新型人才。他们具备高度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知识性。
  • 新劳动对象:指以可无限循环利用的信息资源——数据为关键劳动对象,同时包括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和新劳动对象。
  • 新劳动工具:指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自动化制造设备等新型劳动工具。
  • 新技术水平:新质生产力相比传统生产力而言,其技术水平更高、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更可持续。具体包括人工智能、高端算力和算法、高端芯片的设计生产技术和设备、高端机器人的生产和运用、5G和6G移动通信技术和设备、量子通信技术和设备、现代航空航天技术和设备、深海探测和开发技术和设备、高端发动机和盾构机等各类机械设备及操作控制系统、高端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
3. 工业互联网如何加速新质生产力推进:
  •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升级工业互联网内外网络,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建设覆盖全国所有地市的高质量外网,鼓励工业企业升级改造工业互联网内网。同时,增强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核心能力,建设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
  • 促进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引导平台增强5G、人工智能、区块链、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支撑能力,强化设计、生产、运维、管理等全流程数字化功能集成。遴选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发展重点行业/区域平台,推动重点平台平均支持工业协议数量、工业设备连接数和工业APP数量达到一定规模。
  • 立足有效需求牵引有效供给:主动塑造新的市场、新的场景,同时做好技术需求梳理和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帮助量大面广的中小制造业企业更加精准地找到利基市场,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 引导行业技术标准建设:夯实安全监管体系,为新质生产力的推进提供保障。
  • 加速产业基础高级化进程:通过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型制造模式发展基础,带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拓展,重构制造业产业体系,提高经济质量效益,构筑面向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竞争新优势。
工业互联网可以通过上述措施加速新质生产力的推进,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4. 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信息安全风险增加
工业领域业务多,数据的流动方向和路径复杂,难以分辨正常业务操作和网络攻击。黑客可以模拟正常业务,披着合法的外衣做“坏事”。一旦得手,企业就会被迫陷入或缴纳赎金,或修复系统、运营中断带来经济损失的“两难”境地。第二难,是漏洞、后门堵住难,单个工业设备受损将引发全局性风险。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让连入互联网的工业控制系统、工业设备越来越多,第三难,是“三员”风险化解难,工业企业对“内鬼”的破坏行为力不从心。“三员”是指内部的管理员、技术员和操作员。他们了解企业的系统运作原理,也懂得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实施针对性网络攻击。如何对内部人员进行有效管控,是很多工业厂商面临的问题。第四难,是生产和安全平衡难,业务连续性受到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