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物理系统(CPS) 构建起智能制造的技术体系, 推动制造业迈向万物互联、 数据驱动、 软件定义、 平台支撑、 组织重构的新阶段, 软件正在定义未来工业——定义产品功能、 产品结构、 组织架构、 生产方式、 新型能力、 产业生态。智能制造的本质在于以数据的自动流动化解复杂制造系统的不确定性, 优化制造资源配置效率。对于一个制造企业而言, 其存在价值就是通过对社会资本、 人才、 设备、 土地、 技术、 市场等各种资源进行组合配置, 构筑企业的基本能力来满足客户需求, 就是如何用更少的资源、 更高的效率创造出更好的产品
智能的演化
无论对于生物智能主体还是非生物智能主体, 其适应、 改变、 选择环境的过程总是建立在充分感知、 交互、 分析、 处理自身和外部环境信息的基础之上的。换言之,没有信息就没有智能, 没有信息的组织与交互也就失去了智能行为的基础, 信息的及时性、 准确性、 完备性决定了主体的智能化水平
一个成熟的非生物智能系统应当具备状态感知、 实时分析、 科学决策、 精准执行等能力, 这些都建立在各要素之间实时联通、 相互识别和有效交流的基础之上, 信息网络发展、 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资源开发成为非生物智能进化的必要条件。
数据的自动流动
解决好数据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的问题是实现非生物智能的关键。无论是单元级、 系统级还是系统之系统级的非生物智能系统, 都需要构建基于数据自动流动的状态感知、 实时分析、 科学决策、 精准执行的闭环赋能体系。数据自动流动实际上就是把正确的数据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发送给正确的主体, 非生物智能系统构建数据自动流动体系的重点是构建一套完备的数据采集、 传输、 分析和决策体系。
-
完整、 准确的数据采集是数据自动流动的起点, 也是智能行为实现的基础
-
及时、 可靠的数据传输网络是数据自动流动的通道, 也是智能系统的重要组成
-
科学、 合理的数据分析是数据自动流动的核心, 也是智能行为实现的关键
-
精准、 有效的数据决策是数据自动流动的终点, 也是智能主体适应、 改变、 选择环境的直接能力体
信息化与资源优化配置
智能是主体适应、 改变、 选择环境的各种行为能力, 对于制造业而言, 各类主体对环境变化如何响应是衡量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传统制造理念是以不变应万变、 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 用各种冗余应对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 人们通过功能冗余换取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面对生产交期、 成本、 质量、 效率的各项要求, 生产企业总是希望生产周期是固定的、 专业工人是固定的、 生产工艺是固定的、 供应体系是固定的;通过定期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通过定期更换刀具确保加工精度可靠, 通过库存冗余应对供应链危机。传统制造走向智能制造, 就是摒弃冗余思维、静态思维, 走向精准思维、 动态思维, 实时响应变化、 拥抱变化, 以动态优化策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