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彻底的数字化转型?
发布时间:2024-03-01 浏览次数:2082 来源:卫sir说

关于“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众说纷纭,知名的定义也有100来种,然而大多说得比较高大上,难以直观理解。

比如这个定义:

数字化转型是指深化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激发数据要素创新驱动潜能,建设提升数字时代生存和发展的新型能力,加速业务优化、创新与重构,创造、传递并获取新价值,实现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过程。推进数字化转型通常坚持以价值效益为导向、以新型自能力为主线、以数据要素为驱动、以业务变革为核心。1

看完了觉得,说得很好,没有毛病,但没有感觉,看完就忘,还是不知道要干啥。

本文给出一种比较通俗、比较易于理解的解读。

先给结论:

真正彻底的数字化转型,就是所有业务全部实现数字化。

  • 所谓业务:就是一个单位要处理的所有事务。

  • 所谓数字化:就是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

一、信息化、数字化?

有人困惑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区别,我认为没有必要咬文嚼字。

信息化和数字化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信息化是数字化较弱的阶段,数字化是信息化较强的阶段。

由于人们(尤其是专家)经常性地需要新词(以提振精神),所以创造出“数字化”这个词,以示新概念、新思维、新变革。

不用纠结两个词的具体区别,因为这两个词都是大而化之的,关注实质就好。

二、现在的信息化还不够吗?

远远不够。

企业一直都在用软硬件提高自己的效率和能力,搞了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OA(办公自动化)、HR(人力资源)、SCM(供应链管理)等等系统,都可以认为是一定程度的数字化。

只不过,还很弱,不够线上化,不够自动化,更不够智能化!

还可以做得更好。

只要还有很多人在做线下的事,就表明还远远不够。

三、数字化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

很多人说,数字化是“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深入运用”。

这话没有说到点上,因为没有给出方向。

数字化的方向是:完全的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

  • 注1:“线上化”的准确表达应该是“软件化”,但人们更喜欢“线上化”这个词。

  • 注2:显然,自动化和智能化要通过软硬件实现,而硬件最终是由软件控制的,所以归结起来还是“软件化”。

了解“软件定义一切”概念的人立刻就明白了,企业的数字化就是“软件定义企业”。

“软件定义企业”的含义为:企业的所有事物都软件化,当然,也就是数字化。

四、差距是什么?

虽然有了OA,但还是有人在会议室里开会、还是有人在打印纸质件。

虽然有了CRM,但销售还是天天跑客户。

虽然有了ERP,但还是有人填入库单。

虽然有了HR,但还是手工录入个人信息。

绝大多数企业的各个系统,仍然没有自动获取信息,没有自动处理信息,没有自动对接客户。

绝大多数企业的数字化现状:线上化太少,自动化太少,智能化太少。

要更好数字化转型,需要:

更多线上化:设备线上化、生产线上化、管理线上化、服务线上化、组织线上化。

更多自动化:一笔生意的成交,最好不需要企业内任何人员参与。正如滴滴打车一笔订单建立和完成,并不需要滴滴员工的参与。

更多智能化:系统能智能做出选择,智能生产,智能控制风险。正如银行的一笔贷款要能做到,不需要任何员工的参与,自动识别客户信用状况,自动完成审核与发放。

五、转型,转什么型?

为什么我们通常不是只说“数字化”,而是说“数字化转型”?

“转型”是从一个“型”转成另一个“型”,那可是“型”的区别,企业高管如果思维跟不上,即便再努力,也只是在做“信息化升级”,而非“数字化转型”。

企业高管如果在传统模式下经营太久,往往就很难跳出已经固化的思维,无法去落实全线上化、全自动化、全智能化。

比如一个传统商城的高管,他会去搞信息化,但很难去做数字化转型,因为传统商场的数字化转型,是转型到全线上,也就是转型为网上商城,商城高管会有决心砍掉物理商城实体吗?如果没有,再怎么做他们所理解的“数字化转型”,也只能是信息化升级。

我在7年前曾经听一位金融界的资深专家介绍他15年前对银行科技发展的设想:当一个人走到银行门口时,银行的摄像头系统自动识别出了这位是贵宾客户,店员立刻在门口迎接。现在看来,设想得不够,因为现在人们根本不去银行网点,他在手机银行上就完成了所有需求。

银行会变成什么样?可以参考自称“新一代数字原生银行”的新网银行,他的1000名员工里,80%的人都是科技人员,他的贷审,96%都是自动完成的。

互联网企业,是原生的数字化企业,它不用转型,它本身就是这个型。

瑞幸咖啡、喜茶等,它在成立之初就高度的数字化,它不需要转型,它只需要更数字化。

六、为什么要强调数字化?

数字化是这个世界的趋势。

有人会说,这个世界是物质的、实在的,全都数字化、线上化,岂不是脱实向虚?

全都线上化,人类岂不是都活在虚拟空间而不管现实世界了?

此言差矣,数字化的目标是控制现实世界,不是不管物理世界了,而是管得更好、更好管了:

滴滴搞交通的数字化,路上还是有车,车上还是有人,只是让打车更容易。

网上商城搞零售的数字化,买卖的仍是实物,只是买、卖,都更容易了。

电子发票实现了数字化,不是说没有发票了,而是让人们更方便管理发票了。

数字人民币实现了货币的数字化,不是说没有货币了,而是让央行更容易管理货币了。

互联网法院实现了法院的数字化,不是说没有法院了,而是让打官司更容易了。

农业的数字化,不是说农产品虚拟化了,而是农作物播种、灌溉、养殖、收割、加工、制品、营销、物流都线上化、自动化了。

这个世界的数字化、或者说软件化,是为了更好控制世界、服务人类,这是人类永恒动力的体现。

七、如何更感性理解数字化?

我们看6个实例:

实例1:华为的数字化转型目标:实现客户、消费者、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员工这5类用户的ROADS体验(Real-time 实时、On-demand 按需、All-online 全在线、DIY 服务自助、Socia l社交化);华为的9大数字化转型实践:一、研发上云,全球协同;二、大平台能力支撑销售作战;三、集成服务交付实时可视;四、全球制造运营与指挥中心;五、智慧物流与数字化仓储;六、财务快速结账和自动支付;七、全联接协同办公;八、华为智慧园区;九、手机电商。

点评:仔细看,9个实践全是在致力于更多的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目标所提的“体验”,就是对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的体验,那个All-online就是全线上,那个Real-time和DIY服务自助是说自动化,那个智慧物流、智慧园区是说智能化。

实例2: 自2019年起,波司登便开始打造智能工厂,实现工艺技术、智能排产、制造执行、品质控制、绩效管理、设备管理的数字化,支持定点生产、小单快返、个性化定制等多种模式,使整个生产流程达到自动化:订单自动接收、自动排版、自动铺布、自动裁剪、自动充绒、半自动缝纫、自动吊挂。波司登还建成智能配送中心,实现全国所有门店、消费者的直接配送。在销售方面,波司登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以直播、社群运营、离店销售等模式,触达消费人群。2

点评:生产的全自动化,是数字化的核心关键。配送、销售的线上化同步跟上。

实例3:自2016年开始,首钢以电工钢生产区域为试点探索智能工厂的建设。智能工厂建设的第一步是少人化或者无人化,在电工钢生产区域,拆捆带、贴标签、取样板、上套筒、加油等人工作业环节陆续由机器人上岗,在其他生产区域,“机器换人”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截至2022年,首钢股份已经在20种不同场景中使用了129台套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的应用,不仅使员工远离脏累苦和危险的作业现场,也使操作过程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生产过程的异常因此大大减少。

点评:全自动化、智能化,必然导致员工的减少,员工少是数字化转型的体现。

实例4:北京互联网法院电子诉讼平台深度运用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成熟技术,将多元调解、审判执行、电子证据存证和电子送达等多个平台台融于一体,实现了从起诉、调解、立案、送达,到庭审、判决、执行、上诉等全流程“上网”“在线”。在一起案件中,原告不在国内,被告代理人在外出差,案件承办法官外出培训,法官与双方当事人约定晚上6时同时登录移动微法院,并顺利在手机端完成调解笔录的签字和调解书的送达。3

点评:全线上是数字化转型的标志。

实例5:2021年4月,瑞幸咖啡首个全自动化烘焙基地在福建屏南正式投产,实现了从生豆处理、烘焙、包装、码垛到仓储的全自动化生产,年产能达1.5万吨4;门店管理运营方面,瑞幸所有订货、盘点、咖啡制作和员工排班都经过了高度自动化和规范化的数据处理流程。员工在几乎全自动的咖啡机的辅助下,能够确保全国门店的咖啡口感一致;瑞幸的店长能够通过后台大数据实时了解自己的排名、出杯数量、出杯效率以及顾客反馈等一系列情况,并及时做出相应反馈。

点评:自动化生产永远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关键。

实例6:2022年9月15日,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南明镇的贵州首个水稻“无人农场”迎来稻谷丰收季,无人收割机通过程序设定,在稻田内按照规划路线进行收割作业。该农场从播种到丰收,全部使用无人机械,如无人播种机、无人插秧机、无人收割机等,实现耕、种、管、收等环节无人化作业。5

点评:各行各业都可以搞数字化转型。

无人收割机采收稻谷现场

八、个人能数字化转型吗?

上面讲的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之下,个人一样可以做数字化转型。

个人的数字化转型基于同样的理念,把个人的业务尽可能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

个人的业务有什么?衣食住行、健康、亲情、学习、工作、思考、社交、财务、家务、娱乐等。

这些事务能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吗?

当然可以,只是技术、时间和个人能力问题,本文无意讨论更多。

下面看一个有趣的想法:分身,通过线上控制线下的分身。

日本大阪大学的一个教授,一直在研究遥控机器人,让机器人充当人类的远程分身。他的公司推出的第一个产品,是一个 3D 动画人物,她的一举一动都需要人类遥控。操作员坐在家中,通过摄像头,将自已的表情和动作映射到动画人物,并通过麦克风与外部用户交谈。

这个产品可以用在车站、码头、景点等处,提供咨询服务。下一步,教授打算推出真正的遥控机器人。操作员在家里,远程操作机器人的动作,充当超市店员搬运货物。由于日本人口萎缩,缺少劳动力,他很看好这种技术的前景。6

附录:常见的“数字化转型”定义(看了也不懂的那种)

华为:所谓数字化转型,即通过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深入运用,构建一个全感知、全联接、全场景、全智能的数字世界,进而优化再造物理世界的业务,对传统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和重塑,最终实现业务成功。

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提倡「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认为数字化「是一个从业务到数据、再让数据回到业务的过程」。阿里巴巴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在于三点:IT 架构统一、业务中台互联网化、数据在线智能化。

麦肯锡: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应该是通过持续大规模部署技术来建立竞争优势以改善客户体验并降低成本。

IDC: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数字化技术(例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和能力来驱动组织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生态系统重构的途径和方法即是数字化转型。其目的是实现企业业务的转型、创新、增长。

西门子:数字化转型指的是,为了业务活动和流程采用数据和数字化解决方案。它让企业员工通过数字化工作流充分提升技术投资的价值。数字化转型并不只是单纯地将手动流程替换为数字化流程,而是期望取得文化转变结果并采用重新构想的流程充分利用定义明确的数字化策略。

SAP:数字化转型意味着对客户体验、业务模式和运营模式的一种彻底反思,其目的在于寻找新的方法来交付价值、创造收入和提高效率。

埃森哲:数字化转型的最显著特征就是通过数字化应用提升运营效率。埃森哲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方向已经从“业务求新”进化到“全面重塑”,企业应当尽快转变思维。实现全面重塑的企业有望领先跃变,在面向未来的竞争中占据先机,成为新的明日之星。

毛基业:数字化转型就是用数字技术重构业务与组织,核心是重构。

安筱鹏: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就是在数据加算法定义的世界中,以数据的自动流动,化解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

黑内尔特(Hanelt)等人:数字化转型就是由数字技术的广泛传播引发和塑造的组织变革。

佚名:数字化转型即“企业运用数字技术的创新过程,通过重塑企业愿景、战略、组织结构、流程、能力和文化,以适应高度变化的数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