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数据要素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04-02 浏览次数:1963 来源:半山里人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我们在讨论数据的价值创造时,就数据谈数据是没有太大的意义。因此,本文从新质生产力的视角,谈谈数据生产力,进而理解数据要素的价值创造。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是什么?
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发展动能,能够引领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新质生产力有三个关键要素:
1、高素质的劳动者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例如,颠覆性科学认识和技术创造的人才,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的人才,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人才。
2、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
生产工具的科技属性强弱是辨别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的显著标志。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融合应用,孕育新的生产工具,进一步解放了劳动者,削弱了自然条件对生产活动的限制,极大拓展了生产空间,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物质条件。特别是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等非实体形态生产工具的广泛应用,极大丰富了生产工具的表现形态,促进制造流程走向智能化、制造范式从规模生产转向规模定制,推动生产力跃上新台阶。
3、广范围的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是生产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得益于科技创新,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大大拓展。一方面,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物质和能量的手段更加先进,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展至深空、深海、深地等;另一方面,人类通过劳动不断创造新的物质资料,并转化为劳动对象,大幅提高了生产率。

2

如何理解数据要素的生产力价值
要全面系统认识数据要素创造价值的内在机理和逻辑,需要从新质生产力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数据要素的生产力,即数据生产力。
数据生产力是在“数据+算力+算法”定义的数字世界里,知识创造者借助智能工具,在传统能源、资源等要素的基础上,利用数据这一新质生产要素,构建的一种认识、适应和改造自然的新能力。
数据生产力,意味着知识创造者的快速崛起,智能工具的广泛普及,数据要素的核心要素作用。意味着,数据成为除能源、资源、资本等外的新质生产要素。具体表现为,通过在数字的世界中构建物质世界的运行框架和体系,在数字孪生的环境中重构物质世界的运行轨迹,推动生产力的提升从局部走向全局、从初级走向高级、从单机走向系统。这一改变推动着劳动者成为知识创造者,将传统工具升级为智能工具,将生产要素从自然资源拓展到数据要素,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单点到多点、从静态到动态、从低级到高级的跃升。
透过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数据生产力同样包含三项关键要素:
1、新劳动者:知识创造者
从企业角度来讲,数据生产力激发了每一个人的知识创造能力,只要劳动者具备创新要素组合的能力并有这样的能力去实践,就是一个具有知识创造能力的人。数据生产力在于激发每一个个体的潜能,实现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驱动,通过高效协同去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以后,越来越多的产业工人、脑力劳动者将成为知识创造者,人们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2、新劳动资料:智能工具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劳动工具智能化,延伸了劳动者的感觉、神经、思维、效应器官,创造出了新的生产工具,即智能工具。智能工具是指利用传感器、通信、网络、软件、计算机及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各类信息技术构建的新型工具,具有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处理、执行能力。
3、新劳动对象:数据
数字经济最重要的劳动对象是数据。劳动者用以改造自然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劳动者本身都将被数字化的信息所武装,数据赋能的融合要素成为生产要素的核心。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成为重要劳动对象,既直接创造社会价值,又通过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融合进一步放大价值创造效应。
数据要素的价值不在于数据本身,而在于数据要素与其它要素融合创造的价值。知识创造者、智能工具、数据和管理等要素,都是数据生产力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即通过算法、算力推进隐性数据和知识的显性化,将数据转变为信息,信息转变为知识,知识转变为决策,推动各生产要素实现高效协同,才能迸发出更强大的生产力。

3

写在最后
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在数字经济时代,要以新质生产力的视角看待数据要素,数据要素作为新质生产力带动生产主体、生产工具、生产对象和生产方式改变优化,推动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便捷化流动、网络化共享、系统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进而降低各类交易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各要素的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