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全社会对数字化转型高度关注的背景下,数字的产生、获取、处理、应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对企业形成了三重冲击,由此带来了三大方面的改变:
1.推动外部商业模式和生态的巨变
在数字化时代,当整个世界被连接在一起之后,过去“从研发生产端到销售端”的传统商业模式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从市场端到研发生产端到销售终端”的现代商业模式;过去简单的、线性的产业链被击破,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高效的、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生态系统。
数字化时代崛起了一大批企业,但它们的盈利模式和传统企业完全不同。中国最知名的三家互联网公司: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简称BAT)中,百度的主营是提供搜索服务,但用户享受搜索服务免费;阿里巴巴主营电商,但不靠淘宝赚钱;腾讯提供社交服务,但无论是QQ还是微信都是免费的。
不仅仅是企业的商业模式在变化,各行各业的产业生态都在数字化时代悄然焕新。Uber没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却改变了全球租车市场;亚马逊没有一家实体门店,却倒逼全球零售商纷纷走到线上;Airbnb没有自己的房产,却搅动了全球旅游酒店市场。融合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产业数据链、技术链、供应链、资金链等各条链路在数字化时代都要实现同频共振,通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助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2.引起内部运作机制和管理者行为的巨变
互联网将企业和用户连接在一起,打破了信息不对称,不仅使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实时和没有缝隙,也让潜在用户能够聆听到真实用户的声音。例如:通过大众点评,餐饮企业可以在大众点评上实现与用户间去中介化的沟通与交流,用户的线上好评与口碑降低了因渠道不通畅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这些评价也会直接影响到其他潜在用户的消费意愿。
用户的影响力在数字化时代实现了大幅提升,用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主导权。无论在线上还是在线下,提升用户体验成了商业最核心的问题,甚至直接决定企业的生死。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营模式,并不断完善服务并提升服务质量。相应的,企业管理者也要发生转变:从经营产品向经营用户价值转变;从经营市场向经营数据转变;从经营企业向经营生态转变。这些转变的背后,要求管理者的行为模式要实现从管控向赋能的转变。以“控制和命令”为核心的威权式管理行为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以“服务和指导”为核心的赋能式管理行为。
3.推动工作效率及用户体验的提升
数字化的实现要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这不仅给企业带来了业务活动的在线化和数据处理的智能化,还有大量流程、大量业务的自动化处理。数字化使许多工作都可以交由机器自动完成,从而在最大幅度上降低失误、提升效率。
同时,数字化还为企业带来了用户体验的极大提升。数字化连接一切,企业能够基于互联网与用户互动:无论是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还是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反馈,都能够直接快速地传递到企业。企业能够据此高效做出改进产品和服务的决策,并完成产品服务升级。
总结起来,我们可以用这样一段话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行诠释:在数字化时代,企业通过广泛且深入地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起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广泛且在线的连接。这些连接让数据的传递变得更加高效,信息变得更加透明,运营效率不断提升;引发了企业的商业模式、产业生态和运营管理模式的巨大变化。同时,这些连接也让企业获得了海量的内外部数据,使AI的模型和算法有了用武之地。企业可以依托模型和数据,建立起依赖可信依据而非依赖商业经验或直觉的自动化、智能化的决策体系,高质量、快捷地完成业务与管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