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以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催生了一系列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正在加速显现。我国数字经济飞速发展,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其中,数字产业化规模为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7.6%)、产业数字化规模达41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3.9%),数字经济已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字经济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在技术支撑、应用场景等方面为创业活动提供了更多可能。如何高效利用信息技术、有效配置数字资源、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红利、实现数字经济赋能创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信息(包括数据要素)为关键资源,以互联网平台为主要信息载体,以数字技术创新驱动为牵引,以一系列新模式和新业态为表现形式的经济活动。数字技术研发投入与产出持续上涨,为创业提供了更好的氛围与便捷的基础设施,改变了创业基础,为创业提供了新动能和新思路。
1.1 数字经济发展带动消费升级,产生大量创业机会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消费方式从线下市场向线上平台延伸。同时,数字技术增加了信息的有效性,搭建了新的匹配路径和价格机制,满足了多样化产品需求,在拓展市场边界的过程中扩充了消费业态。数字化爆发式发展放大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并裂变出全新的消费市场结构和消费者行为,催生了新行业和新领域,涌现出大量创业机会。例如,创业者与消费者的交流互动催生了用户创新模式,推动创新方向由传统的产品导向转为用户需求导向,促进了平台化、组合化、分布化的数字创新。根据《2020年小程序互联网发展白皮书》发布的数据,2020年微信小程序数量已超380万个,绝大多数由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自主设计开发。这种数字经济背景下的“自雇”现象,催生了海量的创业机会,也创造出各式各样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定制化产品,助推了消费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2 数字经济发展优化创业资源的配置和协同路径
数字经济具有明显的“腾笼换鸟”和“要素重组”效应。一方面,数字经济能够从产品形态、业务流程、商业模式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对传统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进行调整优化,一些不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旧产业或旧部门逐步退出市场,进而腾出生产空间和释放大量生产要素,为创业主体提供更多创业资源;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借助高效的数字化信息技术联通其他经济主体,增强了经济系统的资源渗透和协同能力,有助于实现创业资源的广泛重组与整合,加快形成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创造更多新的细分行业,从而促进创业。此外,数据作为信息的载体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其多样性和使用方式的差异性,为创业活动提供了独特的、有价值的、难以模仿的资源,创业活动也进入了数据驱动型的“第四范式”。
1.3 数字经济发展降低创业所需的资金成本和交易成本
2.2 不恰当运用数字技术的可编辑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业壁垒
2.3 数字化底层技术原始创新不足
2.4 数据安全问题凸显,平台经济监管有待完善
2.5 数字经济对创业的促进作用呈现较明显的“区域差距”
3.1 加大创业相关要素保障和财税等政策支持力度
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促进数字技术与创业活动的深度融合。首先利用众筹、创客等创业平台,为创业者、投资者、科研机构等创业参与者搭建信息沟通渠道,增大对数字创业活动的扶持力度和保障范围,形成规模更大、范围更广、辐射更强的数字经济体系,助力经济发展新旧动能的顺利转换。其次出台与数字经济下创新创业相关的财税政策,简化程序,提升市场主体创业能力,避免陷入创业不足和创业过度困境。
基础理论研究和底层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不足,是我国数字经济创新应当重点关注的方向。一是尽快制定实施“数字经济战略性基础研究计划”,对重点前沿战略领域加强顶层设计、领域布局和分层布局,强化要素配置和共建共享。二是在政策制定、资源投入、战略发展等方面,加大对战略性、前瞻性、颠覆性且能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研究领域的资金投入力度。三是积极构建多元化、多渠道的基础研究融资机制,引导更多企业和社会资本支持基础研究。四是充分发挥企业在底层应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通过组建创新联合体等方式突破底层技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规范平台过度收集数据、无限制进行数据挖掘等行为,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对平台反竞争行为的动态监控机制。依托互联网平台全方位完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实现线上线下良性互动、创业创新资源有机结合,鼓励平台开展创新任务众包,更多向创业企业开放共享资源,支持中小企业开展技术、产品、管理模式、商业模式等的创新,进一步提升创业创新效能,打造双创“升级版”。
建立数据交易、数据共享和数据安全相平衡的数据流动机制,规范数据流通行为。积极推进数据资源确权工作,明确关键领域数据、个人隐私数据的范围以及数据交易流通规则。运用密码学和区块链等技术开发现代化的监管沙箱,以进行穿透式、全方位的监管,推动数据流转的规范化、制度化,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加强数据安全监管,避免其借助技术创新的形式脱离监管范围,防止数字经济与其他非实体产业快速融合而引发系统性风险。
数字经济对欠发达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的积极效应还有待提升,要实施动态化、差异化数字经济战略,积极寻找数字经济与地区优势产业的融合方式,充分释放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对创业的拉动作用,让数字经济成为有效缩减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硬件”技术支撑。此外,通过实施差异化、动态化的政策组合工具,积极推动产品和要素的市场化,促进产品和要素在区域间、产业间自由流动,并呈现出结构协调性,从而形成竞争有序、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提升创业活跃度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