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基本情况
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榆林市人民政府出资,于2012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的国有独资企业,注册资本金60亿元,资产规模近560亿元,位居中国煤炭企业50强第36位,陕西百强企业第25位。
目前,榆能集团已形成了煤炭、电力、化工、物流贸易、新能源五大产业板块。煤炭产业:核定产能3000万吨/年;电力产业:燃煤发电装机3070MW(承担榆林城区的供热保障任务);化工产业:120万吨/年盐化工、50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多联产项目,在建4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规划建设500万吨/年煤制清洁燃料项目;物流贸易产业:铁路集运站年发运中转能力5000万吨;新能源产业:光伏发电装机100MW,在建光伏发电装机300MW。
榆能集团自成立以来,不断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部署,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将信息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道路。
二、 信息化建设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规范管理信息化建设。
榆能集团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成立以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及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推动和领导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制定并下发《陕西省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陕西省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办法》及《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数据中心机房管理办法》等规定、办法,深入推动信息化建设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二)完善基础建设,打造信息化设施体系。
为保证办公、管理、通讯、生产及软件系统的应用,集团公司围绕主干光缆、中心机房、虚拟服务器及内网专线等四个方面统筹实施了硬件平台建设。一是主干光缆建设,从通信运营商到集团公司,实现了百兆网络到桌面,满足了办公、管理、通讯与生产需求;二是建立符合B级标准的现代化中心机房,包含门禁系统、空调系统、消防系统、视频监控、UPS系统的智能管理模块,满足服务器、交换机、存储设备等关键设备的安全运行环境要求;三是搭建虚拟服务器,目前集团公司共有72台虚拟服务器,承载着集团OA、ERP、HR、财务、生产、运销等15套业务系统,节省了服务器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四是建成集团公司内网专线,为集团所有公司与集团总部之间建立了两条10M直连专用数据通道,为OA、ERP等信息系统以及集团公司与所属企业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安全稳定高效的网络支持,也为集团公司后期各类应用信息系统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网络基础。
(三)结合业务需求,大力推进应用系统建设。
1.OA办公系统。为建立统一化办公管理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方便日常工作顺利开展,集团公司建成OA办公系统。该平台包括企业内部协同工作、信息互通、公文管理、表单管理、文档管理、绩效管理、目标管理、会议管理、文化建设、移动办公及流程管理等功能,改变了传统办公模式,使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办公费用支出明显降低。
2.集团门户网站。为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扩大企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2021年新版集团门户网站正式上线。通过该网站向社会提供权威、及时的企业资讯,汇集了企业概况、工作动态、党建工作、社会责任、人才中心、行业资讯等多个方面最新信息资讯。
3.ERP信息管理系统。根据集团信息化建设需求,2018年1月上线运行了ERP信息管理系统,包含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供应链系统、项目管理、财务共享服务、电子商务、资金管理等17个功能模块。通过ERP项目建设,对各类信息进行充分整理和有效传递,优化了人、财、物等方面管理流程,提升了供、产、销方面管理水平,发挥信息资源作用,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础。
4.视频会议系统。2019年启动视频会议系统项目建设,制定了全集团规范化、统一化、标准化的建设方案和技术要求。自视频会议系统使用以来,为公司提供了跨区域、跨部门的信息沟通工具,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召开企业会议、项目沟通及员工培训会,节约了时间、资源和费用。
三、信息化建设应用成效
近年来,集团各项工作紧密结合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及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将信息化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逐步解决企业“信息孤岛”问题,深化煤炭、电力等业务领域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积极完善信息化、智能化基础建设。
(一)打造智慧矿山系统工程。
杨伙盘煤矿以数字化转型为目标,通过一、二期项目建设积极打造智慧矿山系统工程。
1.一期项目建设,建成了井上下千兆工业环网,将井上和井下区域控制器和综合监控站所采集的信息和控制信号传输共享,保证数据信息可以得到及时共享和反馈,并对原有监控系统进行改造升级。搭建了“智慧矿山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将煤矿所有自动化与信息管理的子系统接入统一界面管理,应用数据分析实现安全生产动态诊断和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及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2.二期项目建设,建成了地理信息数据更新、自动化远程控制、安全监控补充、安全和生产智能管理、矿区环境遥感监测等五个方面共计14项工作内容。切实提升了矿山生产安全和管理信息化水平,初步完成装备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控制智能化、高产高效的智能矿山建设目标。
2017年9月,杨伙盘煤矿智慧矿山系统工程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煤炭工业两化深度融合示范项目”。2020年9月,“智慧矿山云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入选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科技成果转化与先进技术”推广项目目录。
(二)智能化综采装备技术创新与应用。
以“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为宗旨,积极开展综采装备技术创新与应用。配备智能化综采设备,通过液压支架、采煤机、三机等设备间信息互通,实现综采设备的一键启动、自动记忆割煤、远程控制、人为干预、自动跟机移架、智能化开采的功能。该套综采设备研制过程创新的信息互通、远程控制、自动割煤、记忆截割、自动跟机移架、自动调值、超前液压支架支护顶板等多项先进技术,有助于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安全能力,降低劳动强度,减轻环保压力。
(三)电厂SIS/MIS管控系统、厂内综合管控平台及“掌上横电”移动APP。
1.电厂监控信息系统(SIS)。
电厂监控信息系统选用PI软件平台作为电厂的实时数据库,完成了电厂所有控制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接口,监控系统实时再现全厂各控制系统各种生产工艺流程图,显示生产过程实时数据、设备状态等信息,提供实时趋势、历史趋势查看、数据查询及历史数据回访等功能,大大提高问题的发现效率、降低误操作风险,为决策者提供最有力的数据依据。
2.电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MIS)。
电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包括设备管理、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安健环管理、技术监督管理、生产报表等功能,为发电企业构建了一个高效、节能、安全、精细的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同时通过短信平台的集成应用,实现了动态业务的提醒和预警,提升了电厂节能、高效的管理水平,打造全面一体化的管控标杆系统。
3.厂内综合管控平台。
建成电厂厂内综合管控平台,集成生产、安防、运行管理、人力资源、节能环保等模块,可以实时显示厂内各部门重要生产管理数据,是电厂信息的综合展示窗口。平台内还集成了3D可视化展示功能,将厂内主要设备及其运行、检修状态等信息收集其中,同时包含了厂区内主要区域的实时监控画面,使数字查看与现实监控相结合,体现了先进的数字化管理方式。
4.建成门户移动APP“掌上横电”。
“掌上横电”APP可随时通过移动端远程查看电厂厂内资讯、新闻及生产实时画面等信息,实现移动端对工作票、缺陷单的审批、确认功能。移动APP使办公不再局限于电脑端,提升了信息查看、工作审批的便利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榆能集团私有云与一体化平台。
榆能集团私有云与一体化平台项目主要包含:数据中心的服务器群、存储设备群、网络安全设备群等硬件及其相关软件的集成与管理,主数据标准的建立,主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单点登陆、ESB总线和门户等一体化管理平台相关系统。集虚拟化、云技术、大数据、数据总线、单一身份认证等多项现代IT技术于一体,遵循J2EE技术规范和SOA架构,技术先进、系统性强。私有云及一体化管理信息平台的建成使用,解决了榆能集团OA办公、财务、人资、物资供应链等各业务管理系统数据的共享问题,实现了榆能集团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单点登录和一体化管理,并开展了对部分企业的远程实时动态运营管理,标志着榆能集团信息化应用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五)搭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2017年启动实施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基于加强集团管控实现集团数据化战略目标为出发点,以“战略财务+共享财务+业务财务”为组合职能的财务管理思路,搭建了财务共享平台,构建了财务共享中心,负责成员单位的财务核算、系统运维、共享单据审核以及结算单据支付。大大降低了财务管理运营成本,提升了管理效益,夯实了管理基础。进一步提高了风险识别能力和对下管控能力,为集团实时掌握各公司情况提供了“看得见的眼睛”和“管得住的手”。目前,中心共有60多家子分公司全面上线,均实现线上提单、线上审批、线上将单据传递至财务核算NC平台、线上结算制单。该项目在2019企业数字化峰会(陕西站)上荣获“2018年度企业数字化转型最佳实践奖”。
(六)签订5G战略协议。
集团公司分别与移动、电信及联通签订了5G战略合作协议,将在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开展研发与合作。充分利用5G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的优势,以互联互通网络平台为支撑,实现“数字榆能”和“智慧榆能”的建设目标,在智能开采、无人化运输、智能监测、智能巡检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将高效助力企业智能化、数字化建设工作,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下一步发展规划
(一)完成数字榆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数字榆能是集团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专项规划,做好数字化改革顶层设计,不断提高对数字化改革的把握能力、引领能力、驾驭能力,应用好“对标一流”工作成果,熟练运用数字化工具,编制好数字榆能“十四五”规划,为集团公司数字化转型开新篇布新局。
(二)稳步推进智慧矿山、智能工厂建设。
在企业已有自动化、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煤炭、化工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最佳案例和模式,采用先进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以5G技术和人工智能为主要技术,实现设备、物料、能源等制造资源要素的数字化汇聚、网络化共享和平台化协同,聚焦集团公司产业优势和协同优势,稳步推进建成集柔性化组织生产、产品质量全生命周期管控、供应链协同优化运营等于一体的智慧矿山和工厂。
(三)统一数据管理,发掘数据资产价值。
目前,榆能集团正在实施建设一套集团级主数据管理系统,编制并形成以物料、组织机构、客户、供应商、员工、银行、会计科目等基础信息的标准数据库。最终实现对各类数据标准及数据明细进行统一管理,为集团总体指挥调度、集团下属单位之间数据互联互通提供标准数据依据,为构建集团数字化运营指挥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四)提高大数据使用能力。
榆能集团将结合自身业务管理需求和信息化建设需求,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急用先上、重点突破的思路逐步开展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升级等相关工作。完善相关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参照相关要求,编制实施数据标准,建立工业大数据平台,实现工业互联,提高大数据的使用能力,发挥大数据的价值,使企业拥有更高的综合实力。
(五)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
企业信息化需要既懂信息技术、又了解公司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而信息系统在企业内顺利推广使用依赖于企业员工的信息技术水平。因此,集团公司从将从以下几方面做好信息化队伍建设: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构建内外结合的人才储备机制,实现依托外部专家团队和服务供应商指导完成尖端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建设实施的工作,依靠内部人才队伍完成系统运营维护的人才格局;二是要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进行技术培训和信息安全培训,提高技术的同时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三是在今后的信息化项目方案制订和实施过程中,要将培训工作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