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高”逐“新” 两化融合贯标助推陕西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发布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593 来源:陕西日报
近年来,立足工业体系完整的优势,陕西持续推动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推动产业提质升级。2023年,陕西入选第一批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省份;1690户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数量位列全国第三。下一步,陕西将继续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等工作的融合。


 

在汽车零部件企业,数字赋能让变速器设计精进、再精进;

 

在医药物流企业,产品分拣传送带旁看不见挥汗如雨的工人;

 

在纺织企业,一块块“神奇布”从智能生产线上走出;

 

……

数字化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趋势。近年来,立足工业体系完整的优势,陕西持续推动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推动产业提质升级。2023年,陕西入选第一批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省份;1690户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数量位列全国第三。

得益于产业数字化转型,陕西智能制造“多点开花”,企业生产领域发生的变化越来越看得见、摸得着。

“前不久,法士特成功创建适合中国工况的商用车变速器载荷谱。”7月19日,法士特高精传动研究所高精传动一室副主任董凡说,“根据这个载荷谱设计出来的商用车变速器的寿命和可靠性将大大提升。”

法士特是陕西传统制造企业,其重型汽车变速器产品年产销量连续18年稳居世界第一。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数字赋能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长期以来,国产商用车变速器的设计大多依靠经验,载荷谱长期依赖进口,且不符合中国工况。”董凡说,法士特8年前开始下“先手棋”,利用数字化手段破解国内变速器科学设计的难题,成功创建商用车变速器大数据云平台和远程运维管理系统,得到典型任务工况下2200多万公里的变速器道路载荷谱数据库,填补了我国商用车变速器载荷谱的空白。

 

“两周前,来自南美、中东国家的客户看完我们的新产品,回去就下单了。”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丰纺织”)的纺织品展厅内,总经理李世雄指着一块块具有阻燃、耐高温、防静电等特殊功能的“神奇布”介绍。

传统的纺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往往较低,元丰纺织瞄准安全防护和高性能纤维增强材料等产业用纺织品加强自主创新。目前,其安全防护用纺织产品已进入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成为国内高附加值纺织产品出口代表。

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相关标准实施应用,不断推动陕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法士特高智新工厂采用先进设备,应用数字孪生、黑灯生产、万物互联等技术,生产效率提高70%以上,能源消耗降低14%;

陕西小保当矿业有限公司建设融合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智慧矿山,每年开采原煤1300万吨;

元丰纺织对生产线实施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整体的织布效率比以往提升了50%;
陕西数字医药产业园对传统医药产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投运了现代化的医药物流中心,1月至7月,园内43家医药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超过30%;
……
未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将在陕西的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等工作中进一步发挥推进作用。

今年6月,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财政厅印发了《2024年度陕西省省级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其中,《企业上云用数项目申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重点支持企业开展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取得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证书,且证书在有效期内的企业,可申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奖励。

此外,《指南》规定,每个申报单位只能申报一个方向,但申报两化融合贯标奖励的企业可额外多申报一个方向

今年7月,西安市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工作相结合,一天内连续发布《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及城市试点实施方案》《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及中小企业城市试点实施方案》等多份政策文件,鼓励企业围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对标对表进行评估,对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企业,按等级分档给予最高不超过80万元的奖励详情

陕西表示,下一步将以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钢铁深加工、纺织服装、乳制品、富硒产品、白酒等产业链为抓手,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到2025年,6条产业链总产值达5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