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人员定位系统
发布时间:2022-01-17 浏览次数:2348 来源:榆林市工业信息化推广应用中心

 

    一、企业基本情况

  榆林市榆阳区白鹭煤矿位于榆林市东北17公里,隶属榆阳区牛家梁镇管辖。本矿于1995年12月建成投产,属股份合作企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年,井田面积5.3887km2,矿井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技术装备水平在全国行业范围内属于中等偏上水平。近年来,矿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二、信息化建设成果

  (一)安全检测监控系统升级改造。

  白鹭煤矿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完成安全检测监控系统升级改造:

  1.实现全数字化,在分站至中心站数字化传输的技术上,将各类传感器、执行器分站升级为数字传输,实现安全监控系统的全数字化。

    2.增强抗电磁干扰能力。

    3.应用先进传感技术及装备。

  4.提升传感器的防护等级。

  5.完善报警、断电等控制功能。

    6.支持多网、多系统融合,实现井下有线和无线传输网络的有机融合、监测监控与GIS技术的有机融合。

  7.格式规范化。

  8.增加自诊断、自评估功能。 

  9.加强数据应用分析。

  10.应急联动。

  11.提升系统性能指标。

  12.增加加密存储要求。

  13.方便用户使用、维护、培训。

  (二)4G无线通信+精确人员定位系统。

  人员定位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1.人员定位系统能与安全监控系统、应急广播系统、胶轮车辆管理系统融合;与GIS技术融合;与供电监控、煤炭产量监测、移动通信、视频监视(控)、照明控制、应急指引等系统融合。

  2.系统具有定位卡工作是否正常和每位下井人员携带1张卡唯一性检测功能,当出现下井人员携带多张(含2张)定位卡不携带定位卡或非本人卡等情况时,系统应识别并报警。采用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技术。

  3.系统具备设置、识别、记录、查询并统计带班领导下井信息的功能。

  4.系统具有携卡人员位置及时刻监测功能;具有携卡人员二维定位功能。

  5.系统组成中包含便携式定位仪,且系统应具有使用便携式定位仪脱网定位功能。

  6.系统具有携卡人员超层越界起/止时刻、临近老空区起/止时刻、临近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起/止时刻、临近冲击地压危险区起/止时刻、滞留时间、人员总数等监测、报警、显示、打印、存储和查询等功能。

  (三)主通风机房实现集中控制无人值守。

  煤矿地面主通风机采用两台轴流风机,为一用一备,其电控系统一般采用双电源控制系统。目前采用变频控制系统来实现节能运行,并结合PLC控制、远程监控等技术,实现主通风机的自动运行,提供通风安全,并能实现无人值守,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KFJ-5 型矿井主通风机控制系统采用“PLC 控制+远程监控”的模式,实现对矿井地面主扇的自动控制:

  1.采用先进的高压变频及PLC控制、远程监控技术,实现矿井主通风机的安全、稳定、可靠、自动运行。

  2.监测参数主要包括风机的入口静压、全压、动压、风量、电压、电流、功率、静压效率、电机的轴承温度、电机的绕组温度、风机的振动、风机的开停状态和配套配电柜的合分闸状态等。

  3.采用先进测量及传感技术实现通风机运行工矿的实时监测,并能形成运行情况数据库,实现状态查询和分析。还能对风机的运行效率、节能情况等进行分析和统计,以便风机运行在最经济、最节能的状况。

  4.利用变频技术,并结合通风机的特性,使通风机降频运行,实现节能目标。

   5.利用变频器所具备的频率调节功能,实现通风机风量的风量控制,使得通风机能适应管网等的变化,保证稳定的供风能力。

  6.利用PLC控制技术,实现通风机的“一键式启动”、“故障风机自动化切换”、“一系统同标传键反风”、“变频/工频自动旁路”等功能。

  7.实现与风门的联动,能实现风门的自动关启。

  8.通过本地触摸屏控制,实现集中操作。

  9.通过远程监控,实现通风机的远程操作和监测,能通过远程监控终端,有授权的进行风量调节,以应对通风需求的变化。并能通过以太网将通风机运行情况发布给各对口调度、机电、通风等职能部门以利决策。

  10.实现风机的三层控制模式,按优先级由高到低分为就地、集中和远程,三种控制使其降低能耗方式能实现“无缝切换”,能在运行过程中自由切换而不影响风机运行,无须停机。

  11.对通风机及通风机房配电设施进行视频监控,并上传至调度中心,最终使通风机达到无人值守、有人巡视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