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国家发改委的决策部署,2024 年要全方位开启“十五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数字经济属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构成部分。在“十五五”规划时期,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会展现出一连串新的趋势和特点。
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展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 2022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首度突破 50 万亿元,达到 50.2 万亿元,在世界总量排名中位居第二,同比名义增长 10.3%,连续 11 年显著高于同期 GDP 名义增速。这一成绩彰显了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体系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进入 2023 年,尽管有效市场需求不足、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等难题摆在眼前,但我国数字经济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将突破 55 万亿元人民币。这一持续增长的态势,充分体现了数字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其中,电信业务服务规模不断拓展。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同比增长 6.2%,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 16.8%,比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高出 8.7 个百分点。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业务表现抢眼,收入增速达 19.1%。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云计算、大数据业务收入均同比增长 37.5%,物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0.3%。
数字产业化的增长趋势,为服务业的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创造了新的服务模式和业态,满足了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此外,由于数字产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总体下降的特点,数字经济的整体效益持续提升。这意味着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单位产出的成本逐渐降低,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动力。
展望未来,我国数字经济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数字经济将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充分把握这一发展机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法规,培养数字人才,推动数字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贡献力量。
总之,我国数字经济在过去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未来也将充满无限可能,我们对其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2
“十五五”规划期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预测
自 2015 年以来,中国数字经济迈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态势。2016 至 2022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14.2%,这一速度竟是同期美中德日韩 5 国数字经济总体年均复合增速的 1.6 倍,数字经济可谓扛鼎树旗,在经济领域中“风头无两”。
尤为可贵的是,在疫情期间,数字经济依然保持着年均两位数的增长,这种成就殊为不易。它不仅展现了数字经济的强大韧性,也凸显了其在应对外部冲击时的独特优势。
展望未来,数字经济的市场前景堪称一片光明,在接下来的 3 年内有望实现 20 万亿的增长空间。从我国数字经济与 GDP 实际增速图分析,预计到 2026 年,我国 GDP 增速约为 4.55%,而数字经济增速将达到 9.38%。在“十五五”期间,即 2026 年至 2030 年,我国 GDP 增速水平预计在 4.5%上下波动,数字经济增速虽趋于平缓,在 10.09%至 8.38%区间,但整体上仍显著高于 GDP 增速。
数字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不仅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也在推动产业升级、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创新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继续加大对数字经济的支持和投入,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数字人才,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让数字经济更好地引领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十五五”规划期间中国数字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在 2022 年,我国数字经济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 9.2 万亿元,产业数字化规模高达 41 万亿元。其中,产业数字化规模占据数字经济的 81.7%,数字产业化规模占比 18.3%,这一相对稳定的二八比例结构,彰显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成熟与稳健。
我国各产业的数字经济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其中一产、二产和三产分别同比提升 1.6、1.2 和 0.4 个百分点,二产和三产的渗透率增幅差距进一步缩小,形成了服务业与工业数字化共同驱动发展的良好格局。这意味着数字技术正在广泛而深入地融入我国经济的各个领域,推动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带来了体系的重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塑造了以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为鲜明特征的制造业新体系。在新经济板块,如清洁能源、高端制造、半导体供应链可控、创新生物药等领域,这种融合的效果更为突出,为我国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众多服务业新产业。金融科技让金融服务更加便捷高效,智慧城市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舒适。这些新产业不仅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效率,还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
展望“十五五”期间,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有望成为数字经济的三大增长亮点。云计算将为企业提供更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人工智能将在各行业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和创新,物联网则将进一步连接万物,构建更加智能的世界。
总之,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不断推动着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创新发展。在未来,我们应继续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的规模和质量,为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贡献力量。
云计算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浪潮中,云计算产业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而中国的云计算产业更是以迅猛之姿崛起,展现出惊人的发展活力。
近年来,中国云计算产业一直保持着 3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这一增速使其成为全球范围内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如此高速的增长,不仅彰显了中国在云计算领域的巨大潜力,也反映出国内对于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技术应用的强烈需求。
从产业规模来看,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约占全球的 15%。尽管这一成绩已然不俗,但相较于美国的 50%,仍存在着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不过,按照当前的发展态势,预计在 2025 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将为我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云计算市场中的地位。
云计算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云基础设施服务为各类应用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运行平台;云安全与合规保障了数据的安全和合法使用;云计算咨询与培训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云计算技术;云架构设计则为企业构建高效、灵活的云环境提供了技术支持。当前,云计算的价值正逐渐从基础设施向应用层上移,这意味着云计算不再仅仅是提供计算和存储资源的平台,更是为各种创新应用和服务提供支撑的核心力量。未来,云计算将向制造、政务、金融、医疗、教育等企业级市场深度延伸拓展。在制造业,云计算将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生产和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在政务领域,它将推动政务服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政务处理的效率和透明度;在金融行业,云计算能够加强风险防控,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在医疗和教育领域,云计算将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改善医疗和教育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与此同时,我国的云计算企业也在不断崛起。在技术创新方面,它们持续投入研发,努力缩小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并在部分领域实现了突破和超越。在市场拓展方面,我国的云计算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将中国的云计算技术和服务推向全球。未来,它们将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对全球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为全球云计算产业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中国云计算产业的迅猛发展,既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共同推动的产物。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云计算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不断拓展应用领域,提升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云计算产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人工智能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浪潮中,人工智能正以其强大的力量重塑着各个领域,为大数据赋予更智能化的算法,在语言、图像、声音等多方面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2022 年,我国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产业的市场规模已达 45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41%。这一令人瞩目的增长态势预计在 2023 年将持续,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53.5 亿元。以 ChatGPT 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的落地,如同一场技术革命,有力地推动了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突破与应用,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思路。
人工智能的应用如同一张广阔的画卷,在众多领域徐徐展开。在医疗保健领域,它能够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智能家居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实现了家居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金融科技领域,借助人工智能实现风险评估和预测,提升金融服务的安全性和精准性;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则有望彻底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截至 2023 年 6 月底,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已占据重要地位,企业数量占全球总数的 16%,仅次于美国的 34%。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总数达 291 家,其中中国企业数量多达 108 家。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巨大潜力。
展望未来,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增长机会无疑是巨大的。政府的大力支持、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加以及庞大的市场需求,都将为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人工智能将在更多领域取得更为惊人的成果,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福祉,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新的高峰。
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人工智能在未来创造更多的辉煌!
物联网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 21 世纪,物联网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全球经济的格局。2023 年,物联网技术驱动的全球数字经济产值有望超过 20 万亿美元,而至 2030 年,这一数字更是有望突破 40 万亿美元,如此广阔的前景令人振奋。
近年来,中国在物联网领域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连接数快速增长,预计 2023 年同比增幅达 30%,这一数据彰显了我国在物联网领域的强大活力和巨大潜力。2022 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达 3 万亿元,未来 6 年还将保持高速增长,到 2028 年市场规模可能超过 7.5 万亿元,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无疑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物联网的应用场景丰富多样,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可穿戴设备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健康,实时监测身体数据,为个人提供精准的健康管理方案。智能工厂实现了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和资源消耗。车联网让交通变得更加安全和高效,实现车辆之间、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智能互联。
智慧城市的建设借助物联网技术,提升了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优化了资源配置,让城市运行更加高效和智能。智慧水电能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精准管理,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和可持续。智慧农牧业则改变了传统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方式,提高了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和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
这些应用场景不仅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而且应用性极强,能够切实解决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提升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
总而言之,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其强大的驱动力引领着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物联网市场潜力巨大,应用场景广泛,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无限可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物联网技术的推动下,未来的世界将变得更加智能、便捷和美好。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大研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完善产业生态,让物联网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辉煌。
结论
总之,鉴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数字经济于全球范畴内展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我国的数字经济已然开启 5G 商业应用的全新篇章,未来其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价值会持续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