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主要内容解析!
发布时间:2024-12-17 浏览次数:1261 来源:博雅数字化转型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这份规划为数字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措施。本文将对该规划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分析其背后的意义和影响。

主要内容解读

两大基础:数字基础设施与数据资源体系

规划明确指出,要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这两大基础。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包括5G网络、数据中心、云计算等关键设施。而数据资源体系则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等多个环节。这两大基础的夯实将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资金投入与体制机制保障

为确保数字中国建设的顺利推进,规划强调要保障资金投入,并健全体制机制。同时,将数字中国建设工作情况作为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参考,这一新提法体现了政府对数字中国建设的高度重视,也确保了数字经济发展能够落到实处。

 

数字经济主线与数据要素价值

兴业证券指出,数字经济是2023年最确定的主线。从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建设者到数据资源贡献者,都将迎来需求蜕变。建立数据要素按价值贡献参与分配机制是顶层规划的重要一环,这将推动公共数据的汇聚利用,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制度,开展数据资产计价研究,逐步实现商业落地及价值有效释放。

 

算力设施布局与算力协同联动

规划还强调了算力设施布局的优化以及算力间的协同联动。由于东部承载大量算力需求但资源有限,因此“东数西算”工程规划了8大算力枢纽节点和10大数据中心集群,旨在将东部需求引导至西部,缓解运算压力和能耗需求。同时,算力协同联动也成为重要方向,要求提高算力传输速率、资源利用率等网络性能指标。

 

然而,目前算力中心建设存在“烟囱化”现象,利用率不高,且过载导致的丢包会严重影响计算和存储效率。因此,算力网络的建设成为关键。算力网络是一种根据业务需求在云、网、边之间按需分配和灵活调度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以及网络资源的基础设施。为实现高品质算力网络,运营商需要建设一张具备确定性能力的基础网络。

 

结论与展望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出台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的夯实将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资金投入和体制机制的保障将确保数字中国建设的顺利推进;数字经济主线的确立和数据要素价值的释放将推动数字经济的快速增长;算力设施布局的优化和算力协同联动的加强将提升数字经济的整体效能。

 

展望未来,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数字经济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数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