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聚焦三大方向!
发布时间:2025-04-14 浏览次数:245 来源:博雅数字化转型

 

一、试点总体目标

国家数据局于2025年4月启动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围绕企业、行业、城市三大方向,通过两年试点培育,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探索数据资源规模化流通利用新路径,支撑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

 

二、三大试点方向及核心任务

1. 企业可信数据空间

主体定位: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运营可信数据空间,深化数据驱动型创新实践,完善数据供给机制,并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生态合作伙伴共享数据资源。

赋能中小企业:提供普惠性数据产品与服务(如数据分析工具、轻量化数据接口),降低中小企业用数门槛,推动其数字化转型。

典型场景:供应链协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用户画像共建等。

 

2. 行业可信数据空间

重点领域:聚焦新材料、能源、物流、医疗、科技等数据密集型行业,构建行业级可信数据空间,促进跨域数据共享与高效对接。

核心机制:

建立共建共治、多方共赢的数据流通规则,例如通过“产品护照”实现产业链溯源与质量追溯;

构建高价值行业数据库、知识库与模型库,支撑协同研发、跨域调度等创新应用。

案例示范:能源行业可通过可信数据空间整合发电、输电、用电数据,优化绿电交易与碳足迹管理。

 

3. 城市可信数据空间

全域数字化转型:探索公共数据与企业数据的融合机制,构建城市级数据资源体系,例如交通、环保、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

生态构建:

打造一站式服务基地,吸引数据企业、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链;

创新激励机制(如数据税收优惠、开放场景补贴),激活数据要素市场活力。

应用场景:智慧城市治理、应急调度、社区服务等,例如通过可信数据空间实现疫情监测与物资调配联动。

 

三、试点支撑体系与长期规划

重点工作任务:

 

技术路径:推进隐私计算、区块链等可落地技术,保障数据安全可信流通;

互联互通:探索跨区域、跨行业数据空间对接,打破“数据孤岛”

可持续运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确保试点长期效益。

 

长期目标:

 

根据《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到2028年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形成标准化解决方案与最佳实践,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提供基础设施支撑。

 

总结

可信数据空间作为数据要素流通的核心基础设施,通过企业、行业、城市三大试点方向的协同推进,将加速数据资源从“分散封闭”向“共享共创”转型。此次试点不仅为数据安全流通提供制度与技术保障,更为能源、医疗等重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助力实现“数据要素×”行动计划的经济倍增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