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当许多企业还在纠结“买什么数字技术”时,MIT斯隆管理评论与德勤却联手推出了一项重磅研究。
这项研究直戳企业痛点:花了大把钞票买了一堆高大上的数字技术,结果呢?投资回报率惨不忍睹!这是不是很像你买了健身卡却没瘦下来的感觉?
等等,为什么有些企业数字化后腾飞而上,有些却栽了大跟头?是选错了技术?还是有其他的“神秘力量”在作祟?
研究给出了一个简单到让人想拍大腿的答案:成功的关键不在技术本身,而在于战略。
01
战略引领,技术跟随
2015年,MIT斯隆管理评论与德勤采访了全球4800多名企业高管,发布了一份名为《战略,而非技术,驱动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报告。
研究团队把企业按数字化成熟度分成了三类:初级阶段(26%)、发展阶段(45%)和成熟阶段(29%)。
数字化成熟度的三个阶段
他们发现,数字化成熟度高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拥有清晰的数字化战略。
成熟企业中,81%的受访者表示公司有明确连贯的数字战略,而数字化初级企业中这一比例惨不忍睹,只有15%!差距咋这么大呢?
那些成功的企业,他们的战略可不是“买买买”那么简单,他们关注的是业务转型、创新和决策改进——技术只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工具而已。
不同数字化成熟度面临不同问题
那么,这项研究还挖出了哪些有趣的发现呢?
02
文化与人才是关键支柱
研究发现,数字化成熟的企业有一种特殊的“气场”——他们鼓励冒险和创新的文化。
这些企业不怕失败,领导者明白,失败就像学自行车时的摔跤,是成功路上的必须经历。
数据显示,超过80%的成熟企业受访者表示,他们的管理者鼓励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创新,而初级阶段企业中这一比例只有可怜的28%。
人才方面,数字化成熟企业更舍得投资员工,他们提供员工所需技能的可能性是初级阶段企业的4倍!
有个有趣的发现打破了我们的刻板印象:从22岁的年轻人到60岁的老员工,各年龄段员工都希望为数字化领先的企业工作。数字化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员工也想玩转数字化。
03
领导力与跨部门协作
这项研究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把数字化转型从纯技术讨论转向了战略、文化和领导力的综合考量,这就像把健身从“买什么器材”的讨论转向了“如何培养运动习惯”。
数字化成熟企业的领导者未必是能写代码的技术大牛,但他们懂得数字趋势,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数字技术对企业未来的价值。
这些企业更喜欢用跨职能团队来实施数字化计划:44%的成熟企业这么做,而初级阶段企业只有16%。
研究也很诚实地指出了局限性:数字化转型没有终点线,它是一个不断进化的马拉松。
正如迪士尼高级副总裁Steve Milovich所说:“我们仍处在四节比赛的第一节。”是不是感觉压力小了一点?连迪士尼这样的巨头也才刚起步呢!
未来研究方向将更多关注线上线下体验融合、数据在流程中的深度应用以及商业模式的快速迭代,也就是让顾客无论在网上还是实体店都有一致的体验,用数据做更好的决策,以及快速调整商业模式适应市场变化。
战略、文化、人才和领导力四个维度
看到这里,你一定在想:“好吧,道理我都懂,但具体该怎么做呢?”
04
数字化转型的实用指南
成功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回答三个关键问题:
1-我们的数字战略是否超越了“买买买”,真正着眼于业务创新和转型?
2-我们的企业文化是否鼓励协作和风险承担?还是一出错就找人背锅?
3-我们的领导者是否具备数字思维,能够理解技术与业务的交叉点?还是只会说“这个交给IT部门处理”?
数字化不是一场技术革命,而是一场思维革命,这句话值得你写在便利贴上贴在显示器边上!
技术可以复制(你的竞争对手也能买到一样的软件),但战略思维、企业文化和领导能力却是独特的竞争优势,这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如果你想立刻行动,这里有三个行动建议:
1-制定数字化愿景:别从“我们现在能做什么”出发,而是从未来愿景倒推,思考“五年后我们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企业”。
2-讲好数字化故事:像迪士尼一样,用故事传达数字化转型的意义。没人会被枯燥的数据打动,但一个好故事能让员工热血沸腾。
3-鼓励小规模实验:允许团队进行小规模数字化尝试,从失败中学习。亚马逊、谷歌这些数字巨头也是从无数次失败中成长起来的,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尝试。
记住,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秘诀就像做一道美食:技术只是食材,而战略、文化和领导力才是决定成败的烹饪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