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数字化转型:化解企业矛盾,规避5大风险
发布时间:2025-05-08 浏览次数:83 来源:架构视界

曾在 2019 “民营经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 上,阿里巴巴集团研究院副院长安筱鹏的演讲围绕工业物联网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展开了深入探讨,为我们揭示了这一时代变革背后的关键逻辑,今天再次听了两遍,还是很有收获。

一、智能的本质与工业物联网的价值

当我们谈及工业物联网,其核心在于从单机智能迈向系统智能。而智能的起点,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素所言:“智能始于征服恐惧”,人们恐惧的根源是不确定性,这在当下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依据杨学山副部长在《智能原理》中的观点,智能可通俗理解为一个主体对外部环境变化作出响应的能力。工业物联网背后的系统,其价值就在于能否对客户需求作出实时、低成本且高效的反应。

企业作为配置资源的组织,与政府、市场不同,它的目标是以最少的土地、资本、人才和技术,更高效、低成本地满足客户需求。在企业内部,从研发中心到车间、仓储中心,主管们思考的诸多问题,如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机床使用精度等,归根结底都是在优化制造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信息技术,将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价值浓缩为数据加算法,通过在正确时间将正确数据以正确方式传递给正确的人和机器,提升决策的精准度与效率,进而推动资源优化。

二、数字化转型的本质

过去,企业内信息流动基于纸张和文档,如今则转向基于几何模型、性能模型、工艺模型等。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内涵,不仅体现在机器人、数控机床替代体力劳动者,更在于研发、设计、工艺、生产制造等环节,减少人为干预,替代更多管理者和研发者,这才是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所在。

三、产品的解构与重组

回顾 4 年前关于工业 4.0 和智能制造的讨论,当时两位专家就个性化定制与规模化生产展开争论。如今看来,苹果手机与 100 年前福特制规模化生产的汽车相比,最大区别在于对功能的 “解构和重组”。苹果手机硬件不断通用化,服务通过软件可编程,这表明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系统,都处于不断解耦与重构的新时代。

四、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矛盾与挑战

数字化转型、工业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面临的根本矛盾,在于企业全局优化的需求和碎片化供给之间的冲突

对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是一场边缘革命。重要的不是企业做了什么,而是比竞争对手多做了什么,客户真正感受到了什么,以及构筑了怎样的新型能力。若企业不转型或转型缓慢,将面临诸多风险,主要体现在市场失焦、营销失语、管理失衡、系统失灵和增长失速这五个方面。比如,企业会陷入不知道客户是谁、如何营销、管理混乱、系统难以适应需求变化,最终导致增长停滞的困境。

五、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事实上,无论企业是否启动数字化转型,以及转型力度和速度如何,都面临风险。不投入并非没有风险,反而可能风险更大。很多时候,不转型的风险是确定的,而转型的收益虽不确定,但不转型的成本风险却难以承受。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往往并非来自内部对转型收益的预期,而是竞争对手的压力。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已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