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数字化转型管理参考架构标准解读【GB/T+45341-2025】
发布时间:2025-05-09 浏览次数:439 来源:架构视界
随着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竞争新高地,中国企业如何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2025年6月即将实施的《数字化转型管理 参考架构 GB/T 45341—2025 》给出了答案!这一国家标准首次构建了覆盖战略、能力、业务、治理的全景框架,为企业指明方向。

一、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标准出台恰逢其时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席卷全球,世界加速从工业时代迈向信息时代。全球物质经济发展进入存量阶段,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增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培育新动能的关键所在。然而,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困难重重,急需一套科学有效的架构来指导实践。GB/T45341 - 2025 正是基于我国多年信息化、两化融合等实践经验制定的,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全方位的参考框架

二、总体框架:构建数字化转型的整体蓝图

该标准的总体框架涵盖主要视角、过程方法、发展阶段与水平档次三个关键部分。

主要视角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任务体系,包括发展战略、业务创新转型、新型能力、治理体系和系统性解决方案 5 个视角,它们相互关联,共同推动企业价值体系的优化、创新和重构。

过程方法提出了 “策划 - 支持、实施与运行 - 评测 - 改进” 的循环模式,针对 5 个视角制定了相应的过程联动方法,确保数字化转型活动有序推进。

发展阶段与水平档次则将数字化转型划分为规范级、场景级、领域级、平台级、生态级 5 个阶段和 10 个细分水平档次,帮助企业清晰定位自身所处阶段,明确发展方向。

主要视角过程方法发展阶段与水平档次的主要内容如下图:

  1. 发展战略: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明确竞争合作优势、业务场景与价值模式。

  2. 业务创新转型:推动业务数字化、集成融合、模式创新及数字业务发展。

  3. 新型能力:打造数据驱动、知识赋能、智能自主的数字化能力模型。

  4. 治理体系:建立数字化领导力、组织、管理、文化等配套机制。

  5. 系统性解决方案:以数据为核心,协同技术、流程、组织四要素创新。

三、主要视角:数字化转型的任务拆解

(一)发展战略:引领转型方向

发展战略视角包含竞争合作优势、业务场景和价值模式三个子视角。

企业要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将数据驱动理念融入其中。在竞争合作方面,从静态竞争转向动态竞合,通过强化生产运营优化、产品 / 服务创新和业态创新,构建数字经济时代的竞争优势。业务场景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打破传统业务体系,设计端到端的业务场景。价值模式则需顺应技术变革趋势,构建开放价值生态,实现资源共享和能力赋能。

(二)业务创新转型:实现价值增长

业务创新转型视角涵盖业务数字化、业务集成融合、业务模式创新和数字业务发展四个子视角。

企业要深化信息技术在各个业务环节的应用,实现产品 / 服务、研发、生产、用户服务和经营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通过跨部门、跨业务环节的集成融合,提升业务协同效率。同时,推动业务模式创新,如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和个性化定制等,并积极发展数字业务,拓展价值创造空间。

(三)新型能力:核心驱动力

新型能力视角包括能力模型可处理的数据、能力模型内嵌的规则方法、能力模型可实现的功能、能力模型的学习优化四个子视角。

企业应将新型能力建设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主线,不断丰富能力模型可处理的数据,提高业务动态感知与实时分析能力;丰富内嵌规则方法,提升自主决策与预测预警能力;增加可实现的功能,强化敏捷响应与精准执行能力;实现能力模型的学习优化,推动业务快速迭代与持续发展。

(四)治理体系:坚实保障

治理体系视角包含数字化领导力、数字化治理、数字化组织、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文化 5 个子视角。

企业要建设提升数字化领导力,确保高层对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引领和协同推进。建立完善的数字化治理机制,统筹协调数据、技术、流程和组织等要素。优化组织结构和职能职责,提高企业响应速度和服务能力。创新管理范式和工作方式,激发员工创造力。培育数字化文化,将转型战略愿景转化为全员自觉行动。

(五)系统性解决方案:技术支撑

系统性解决方案视角涵盖数据、技术、流程和组织四个子视角。

企业要加强数据管理,挖掘数据要素价值,完善数据采集、集成共享和分析应用。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先导作用,推进技术集成、融合和创新。优化业务流程,实现数字化管控。调整组织架构和职能职责,确保与业务流程相匹配,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四、过程方法:保障转型有序推进

企业应以价值效益为导向,按照 “策划 - 支持、实施与运行 - 评测 - 改进” 的过程方法推进数字化转型。

在发展战略过程联动中,制定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的战略,识别可持续竞争合作优势需求,策划业务场景和价值模式,并通过打造新型能力和创新业务模式获取优势,建立反馈机制实现战略优化。

业务创新转型过程联动要持续推进业务升级和创新转型迭代优化循环,根据企业发展阶段策划并实施业务场景建设,建立评价与改进体系提升转型成效。

新型能力、治理体系和系统性解决方案的过程联动方法也都围绕各自核心任务,通过策划、实施、评价与改进等环节,相互协调融合,共同推动数字化转型。

五、发展阶段与水平档次:明确转型路径

数字化转型分为 5 个发展阶段和 10 个细分水平档次

1.规范级企业主要聚焦信息技术应用,实现业务规范运行;

2.场景级企业实现主营业务范围内关键业务活动数字化、场景化运行;

3.领域级企业达成主营业务全面集成融合和一体化运行;

4.平台级企业开展跨企业网络化协同和社会化协作;

5.生态级企业推动产业生态圈共建共创共享。

每个阶段和档次在转型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明确界定,企业可对照标准,找准自身位置,逐步向更高阶段迈进。

 

GB/T45341 - 2025 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企业应深入理解并运用这一标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数字化转型策略,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抢占先机,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