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流程和实施条件是什么,成功的数字化转型又能带来哪些增益?
发布时间:2025-05-22 浏览次数:274 来源:有颜有货

一、数字化转型流程

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首要任务就是要进行企业数字化能力评估,基于数据驱动的理念、方法和机制,系统设计并制定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

在找准目标定位的同时,规划系统性能力建设方案,以及支撑方案实施的治理体系,最终实现业务创新转型。深入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组织逻辑和体系变革,实现社会效率最优,资源配置最优。

企业数字化建设流程主要包含以下六方面:

1、企业数字化能力评估

企业数字化能力评估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先决条件,主要包含企业所属行业评估、技术评估、消费者评估三方面。通过三者之间的动态匹配,达到彼时彼刻的最优解。

2、企业制定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的制定是根据技术发展和社会演变的新形式、新趋势和新要求,提出新的价值主张。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需由企业一把手操控推进,并对企业内部状况评估,同时要进行市场环境评估。基于此辅助企业决策者制定相关战略,明确未来发展重点,主要涉及企业内部建设、平台型建设、生态型规划。

3、企业建设能力确定

数字化企业是在信息化建设基础上的加成,企业根据价值主张新要求,构建新的系统能力体系,支持价值创新和传递。无论是企业内部建设、平台型构建还是生态构建,推进数字化建设都要遵循数据驱动、能力建设、系统推进、开放合作、价值导向五大基本原则。其中能力建设依托先进技术/工具的应用能力建设,贯穿数字化转型全过程,深度赋能业务创新转型。

4、系统性能力建设方案

系统性能力建设方案,是创新价值支持的要素实现体系,依据不同目标(企业内部效率提升,平台构建,生态构建/颠覆),形成支持新型能力建设,推动业务创新型的系统性建设方案。首先要进行建设能力的选择及确定,其次是能力建设策划、实施及后期运营维护。动态交互过程反馈支撑能力完善与迭代优化。

5、制定支撑方案实施的治理体系

治理体系是保障企业变革价值的治理机制和管理模式,构建支持新型能力打造、推动业务创新转型的治理体系。其主要服务于企业要建设的能力,提供管理保障。治理体系流程为:治理体系策划、治理体系实施、治理体系迭代优化。

6、实现业务创新转型

数字化转型目的在于深度提升企业内部效率、改善行业效率(平台构建)、构建/颠覆生态。不同企业根据自身价值主张需求,基于打造的新型能力体系,提出系统性建设方案和构建的治理体系,形成支持最终价值获取的新模式和新业态。

 

二、数字化转型实施条件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多维度,全方位的变革创新过程,保证其得以实施需具备四个条件:

1、明确转型目标

从业务架构、组织体系、能力建设三方面建立支撑战略落实的长短期目标)

企业必须制定清晰的数字化转型目标,同时要确保目标的切实可行,其中包含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即企业通过实施特定战略的长期目标,和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短期目标的制定。长期目标与战略的时间跨度应当保持一致。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需具备如下属性:

  • 适合性(符合企业宗旨);

  • 可度量性(明确目标内容及实现目标的进度);合意性(符合企业发展现状,明确目标交付物);

  • 易懂性(保证目标拆解独立性和完整性,保证企业各层次战略管理层清晰易懂,实时掌握项目进度并调配资源);

  • 激励性(长期目标要有挑战性);

  • 灵活性(经营环境出现意外变化时,企业能适时调整其目标);

2、“一把手”工程

必须由企业“一把手”推进,需由企业一把手亲自领导推进该系统工程)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需要由企业“一把手”牵头推进的系统工程。一把手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亲自监管确保大量的时间和财务上的投入,同时企业通过数字化能够创造价值协同效应,连接企业各部门业务流程的全面效率提升的同时,真正连接企业的传统优势和未来竞争力。

数字化转型一把手战略工程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 在优先级方面:一把手直接参与&项目最高优先级;

  • 在协同运行方面:保持时间及部门跨度上的各方面充分投入;

  • 在组织结构方面:打造敏捷且有活力的企业组织结构;

  • 在决策方面:确保各部门职能全面履行,进行有力的资源调配;

3、抓住数字化转型本质

科技是基础、是方法、是思维,组织关系,系统思维同样重要)

数字化不应只是效率工具,更要重塑组织能力、推动组织变革。科技只是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条件,组织结构达到最优,组织效率提升同样重要。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更要做的是重塑组织能力,推动组织变革,从管理角度、企业决策、供应链等多方面提升企业效率,打破业务流程间障碍,彻底打破效率壁垒,从浅层效率提升达到深层效率变革。

企业数字化转型内部因素分析如下:

  • 数字化转型必须从技术、管理等多维度实现深层效率提升;

  • 数字化转型必须从企业业务场景全流程实现效率提升;

  • 数字化转型实现数据打通,有效打破业务流程间障碍,彻底打破效率壁垒;

4、把握变革周期

把握行业、技术发展周期,顺应时代潮流,时势造英雄)

企业需要拥有清晰的数字化转型目标、高效的转型战略、有力的转型技术等主观因素,同时把握行业变革周期,精准定位行业发展现状将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事半功倍的影响。此外,还需要政府的强有力支持,需要在行业有绝对领先的话语权,避免利益冲突。

企业数字化转型外部环境要素分析如下:

  • 行业间数字化水平差异度大,传统制造业亟待转型;

  • 标准化环节数字化转型显著,非标属性制约转型进程;

  • 未来数字化趋势:重塑产业链,实现全流程协同;

  • 技术是核心驱动力,业务驱动和时机选择也是关键;

 

三、成功的数字化转型从不同层面为企业带来增益

企业数字化转型将赋能于“以用户为核心”的业务场景、产品、服务的创新;赋能企业组织管理,优化员工工作方式;赋能企业价值、开放合作,互利共生,资源、能力开放共享,强化跨组织协同创新,共建开放价值生态。

1、企业内部效率提升

数字技术打破传统业务边界,重新定义用户,解构时间、空间、心智、行为、能量五力制约,深度用户理解,把握用户思维,掌握新型供需关系,切实做到以用户为中心,实现业务赋能。此外,有效对抗企业内部熵增,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经济结构性变革滞后和人工智能的挑战,数字技术和企业组织变革加速生产力提升,生产关系改善,有助于企业深层效率提升。

2、行业效率提升

由企业浅层效率改进转变为行业深层效率提升的变革,触及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调整与优化,全方位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平台型商业模式是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一种经营形态,其以行业视角和产业思维构建了一个开放平台,链接“需和求”双方,形成了巨大的交易数据,产生了巨大的信息数据,表现形式就是B2C、B2B、C2F、C2C。

3、构建/颠覆生态

平台构建的下一阶段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颠覆式变革,处于企业发展周期的长期发展阶段,需要基础科研的创新和应用技术的成熟落地。构建生态需要技术、思维、利益、财富、共识、价值关联,跨界融合和长尾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