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负责人,我给大家讲几句都能听得懂的人话。
1、谁的市场保有量大就选谁的(当然,这个不绝对,但请尽量按照这个标准来),好产品一定是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保有量就是其质量的最好证明,所以对于数字化软件,选择的首要原则就是市场保有量,这就像选汽车,卖得多的汽车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群众的眼睛未必雪亮,但是市场的眼睛一定是雪亮的。
关于市场上发负面消息,这个要分开来看,有时候负面消息多未必是软件不好,也可能是市场的保有量太大了,众口难调而已,基数大了,问题也就相应的多了,所以要看比例,很多软件看似没有反对的声音,其实是因为没有用户的缘故,所以一定要分开来看。
2、看成功实施案例。这个一定要看,而且要亲临实地去看,在采购之初就要和对方沟通清楚,他们在哪里有较为成功的实施案例,并要求去现场参观和查验,我们曾经上PLM系统的时候,我们考察过五家供应商的实施客户,并和这些客户做了深度的探讨,他们的软件使用情况,供应商的实施能力与服务水平,软件的二开程度,与其它系统的集成应用,基础数据的工作量评估,软件系统的大致价格等等,所有情况都做了深度的了解与沟通。
一个成功的实施案例,至少可以保证以下几个事情:
A、该软件系统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并不是在销售PPT;
B、该软件系统的实施团队是有能力的,这个非常重要,其实数字化软件的导入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实施团队,再好的软件系统,如果实施团队不行,效果为零;
C、评估软件系统导入的工作量和成本,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确实是个花钱的活儿,但是钱花了就一定要有结果;
D、学习别人的软件系统应用模式与流程设置,任何软件系统的导入,都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工作流程的再造,而且可能是颠覆性的再造,其可行性非常关键,所以如果有得参考一定要多学习。
3、选择成功实施的行业。任何数字化软件都有其行业的局限性的,因为每个行业的工作模式(流程)和业务需求是不一样的,例如制造业行业,我们可以分为“流程型制造业”和“离散型制造业”,还有各种细分的具体行业,所以在选择数字化软件的时候,你去调研和参观的成功实施案例最好是和你所在的企业是属于同行业的企业,最好是同类型企业,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你的成功性。
有的数字化软件系统在汽车行业是好的,但是其未必适合加工制造型企业,因为工作模式完全不一样;有的在白酒行业实施非常好,但是未必就适合家电行业,因为行业属性完全不同了。
4、选择开放性更好的数字化软件系统(如果公司自有IT人员,那么也可考虑引入低代码产品,关于低代码的概念与优势对比可以查看我之前分享的文章:国内那么多的低代码平台,究竟哪家比较强?),现在任何企业做数字化转型升级,都不可能只上一套管理系统,而是会针对不同的管理环节导入不同的管理系统,如销售、财务、研发,生产,供应链,仓储,设备运维等等,每个环节都有其对应的数字化软件系统,而且这些系统与系统之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是需要做系统集成的,基于数据流和工作流做系统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和工作协同,所以软件系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非常重要,最基本的就是需要具备标准的数据接口。
在可能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同一个软件公司的软件系统,例如你的销售系统,财务系统,供应链系统和仓储系统可以来自一家公司,他们是基于一个平台集成的不同系统模块,这种高度集成的软件系统可以帮你省掉非常多的麻烦事,而且实施和使用起来都会非常轻松。
5、不拒绝二开,但尽量少二开。对于企业的软件系统导入,二开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尤其是MES系统,基本上是一个定制化的非标软件系统,所以二开是必由之路,如果有人告诉你,他们的MES系统是有标准通用版的,你直接可以使用,那你大可以直接拒绝掉,因为这个系统肯定不好用,甚至是不能用。
所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绝对不能拒绝二开,但是要尽量减少二开,软件系统二开会牵涉到以下几个麻烦:
A、工作量大,二开一定是基于企业的工作流程和业务模式去二开的,所以系统的开发牵涉到和企业各个部门与人员的讨论和沟通,这种深度的沟通是非常耗费时间的,而且也极其考验企业的配合度,但是二开的系统肯定好用这是毋庸置疑的。
B、二开的成本很高,现在系统二开的人天报价通常都是2000-3000元/天了,一个软件系统如果二开量太大,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够接受的,何况还是中小企业,所以要认真评估好这个事情。
C、二开太多,软件升级会很麻烦,尤其是与其它系统的集成二开,例如MES系统与ERP系统的集成,MES系统与PLM系统的集成,这种二开肯定是要做的,但是一旦ERP系统要升级,这些二开的工作可能需要全部再做一次,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高风险的事情,要控制好,通常系统供应商会叫你“做减法”,不要轻易听他们的,如果系统集成做减法,那也就意味着企业员工工作要做加法,这样的集成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工作效率问题,甚至重复工作的问题。
D、数据风险大,软件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因为很多软件的开放性并不好,所以很多数据交互在二开的时候程序员会采用直接写数据库的方式来做数据交互,而不是通过标准的数据接口(因为没有接口),虽然暂时用起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存在很大的数据风险,也存在更大的再次开发的风险。
E、受制于人,对于二开这个东西,谁做的,谁就是爹,虽然也有提供源码的合同,但是软件的逻辑和具体的语句还是只有做二开的那个人才清楚,如果在今后要对系统做优化和改进,你很难直接避开原来的开发公司和人员,这又牵涉到费用问题,所以选择供应商和实施团队非常重要。
6、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对于软件系统,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软件系统,这和贵贱无关,并不是越贵越好的,我也见过导入西门子系统失败的案例。但是并不是任何人都具备评估软件适用性的能力,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即企业人才结构的优化与配置。
企业如果想做数字化转型升级,一个熟悉企业数字化业务的工作团队肯定是必须的,这既是企业的成本,更是企业的资源,就看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尤其是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不仅是数字化业务团队,生产自动化业务团队也是一种必然,例如海尔,格力,富士康,美的,他们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团队,这是一个很现实的事情。
任何企业做数字化转型升级都不能能“外求”,最终还得靠自己,任何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都是一个持续且长期的过程,建立和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是实现这一变革的必由之路。
以上,请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