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企业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三重境界
发布时间:2025-07-07 浏览次数:67 来源:企业管理那些事

“如果你不能度量它,就不能管理它。”——彼得·德鲁克


今天,我们在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就是要不断提升企业的组织模式和经营模式,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和模式,构建企业发展飞轮”,构建企业面向客户的运营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形成企业动力系统,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向上发展。

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企业经营过程,我们不能操之过急,只要方向选择正确,剩下的就交给时间。

飞轮要想健康的运转,第一,初始输入方向必须正确;第二,运行要持之以恒的使力;第三,要建立及时的修复机制。重要的是第三点,修复机制,也就是在运行过程中,我们要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去解决问题,确保系统容错的前提,因为容错不是说发生错误也没问题,是发生错误后我们能够及时纠正,而不让错持续下去。

一直坚持一个观点:企业不可能发现和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优秀的企业必定会有优秀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机制。相同的企业,相同的起点,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拉开差距的原因可能就在于此了,不同的企业,对待问题所采取的方式是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境界也是不同的,一般来看,企业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境界可分为三重:

第一重境界:事件,就事论事,发生一件事就解决一件事。事件是单次发生的事情,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发生一件事情,然后就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对事情进行解决,优点是能够快速的对事情做出应对,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同样的事情会重复发生,导致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同样的行为。

这种模式在企业规模小的时候没有问题,因为领导者管理的下属人数有限,可以自己直接进行管理,很多领导者认为这就是一种合理的状态,他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是实现对企业的有效掌控。但是企业规模增大后,领导者就承担了“救火队长”的角色,很多时间都花费在了处理这些问题上面,成本高,反而效果越来越差,因为习惯性需要一把手的决策,问题多了,解决问题等待的时间就长了,员工不满意,客户也不满意。

为客户提供咨询的过程中,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老板,经常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企业的营收变大了,我的利润反而降低了。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造成运营效率降低了,成本也就升高了,而这个成本就是隐形的沟通成本: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解决问题、雇佣更多的人来解决问题、牺牲了客户的响应性。 

第二重境界:模式,事情聚类,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模式是事件之间的关联,梳理出事件之间的模式可以在更长时间内对变革进行预期、规划,并做好准备,将个性的问题聚类成为共性的问题,通过一个问题的解决,形成新的模式,从而改变未来的模式。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又升级了一步,企业可以根据出现的事件,分析引起事件发生的原因,通过5W”的方式,找到真正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的设计相应的模式,然后将模式固化成相应的制度和流程,甚至固化到信息系统之中,从而可以避免未来再发生同样的事情。优点是改变事情处理的方式,降低企业内部的沟通成本,短期内解决企业的危机;缺点是还不彻底,更多的改变发生在局部场景,对于企业这样一个复杂系统,该场景外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问题在恰当的时机还会再次出现。

比如企业的销量下滑,如果是由于客户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品已经不满足客户的要求,企业还想通过模式的优化升级来延续竞争力,已经是不可能了,那就需要需要企业改变结构,变革模式,加大在市场洞察和产品创新方面的资源投入,从而能使企业找到新的竞争赛道。

第三重境界:结构,设计新模式,从底层结构解决问题的发生。模式探索的目的就是为了识别结构,结构是可以帮助企业持续更长时间竞争力的新模式,结构性变化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多的资源投入,但是结构性变化更具全面性和持久性。企业的组织结构体系变革、商业模式变革等都属于结构性变革的层面,比如企业的战略方向发生调整,组织结构必须也要进行调整,相应配套的业务模式和业务流程业务需要进行调整,人力资源配置方向和员工能力也需要进行调整,如果缺少其中一个环节,变革可能都会面临失败。

当企业面临经营困顿时,各项经营指标都面临下滑时,这时候就是企业面临危机的时候,也是企业需要思考变革的时候,可以分步骤进行变革:第一步,解决问题,解决单个事件的问题,特别是面向客户价值提供环节上的问题,先保住客户,争取更多变革的时间;第二步,改变模式,争取时间去寻找结构性答案;第三步,结构性变革,找到企业危机的根因,重塑企业的商业模式,也就是先找到赚钱的方法,然后再考虑管理的优化,经营务必要优先于管理。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企业要避免只走了第一步或第二步,到第三步的时候就停止了,最后发现付出了很多努力,没有改变企业危机的根本问题。第三步对企业来说是最困难的,让企业做出改变也是阻力最大的,但是从历史经验来看,不管是多大体量的公司,如果在遇到危机的时候没有决心走到第三步,最后的结果就是被市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