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
“一份含金量非常高的成绩单”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经济“半年报”。初步核算,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6万亿元,同比增长5.3%。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二季度同比5.2%。
在当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是一份含金量非常高的成绩单。这是在二季度以来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外部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非常不容易。”
盛来运表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局面,国民经济顶压前行、稳定运行,主要指标好于预期,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他用四句话来概括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稳”的态势持续。从观察宏观经济的四大指标来看,增长稳中有升,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调查失业率总体平稳,今年以来,月度调查失业率基本都在5.0%~5.4%区间波动,基本平稳。物价低位运行,也基本平稳。今年以来,有几个月CPI同比下降0.1%,但是6月CPI由负转正,增长0.1%,6月份核心CPI已经回升到0.7%。国际收支也基本平衡,货物贸易进出口创同期新高,外汇储备维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进”的步伐坚定。保持经济稳定运行的同时,各个地方坚定不移推动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从数据来看,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都取得新的一些成绩。
“新”的动能累积。各个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力度,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2024年“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左右,新动能在积聚。
“畅”的循环改善。今年以来,为应对外部挑战,我国把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生产、畅通循环。从统计数据看,人流物流资金流都在改善,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是增长的主动力。经济运行在改善,上半年,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5.1%,旅客周转量增长4.9%。6月末,M2同比增长8.3%。
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被称作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2%,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16.8%,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31.2%。“可以看到,内需尤其是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盛来运说。
“今年消费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盛来运介绍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达到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二季度增长5.4%,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环比逐季增长。
盛来运总结,上半年消费有六个特点:一是服务消费加快。上半年消费结构中,服务消费的占比在提升。二是假日消费拉动作用增强。“春节”“五一”“端午”三个节日,外出人数创新高。另外,相关的文体休闲、交通出行服务消费都保持两位数增长。三是部分升级类消费增速加快。上半年,体育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2%,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11.3%。四是绿色消费渐成新风尚。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智能家电消费增长仍然较快。五是“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尤其是免签“朋友圈”扩大以后,来中国旅游的游客更多,也带动了国内消费。六是新的消费模式和业态层出不穷。悦己消费、情绪消费等方兴未艾。
“上半年中国消费市场,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带动下趋于活跃,发展态势向好。”盛来运认为,下半年消费增长是有支撑的,消费政策还会继续加力。下半年刺激消费补贴政策已经在陆续出台,各地也会继续出台相关措施促消费。同时考虑到,我国正处在消费升级的关键阶段,兼具市场规模优势,城乡差距还比较大,市场空间非常广阔。“对下半年的消费,我们仍然充满乐观预期。当然我们也深知,消费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相关政策举措都在继续推进。”
对于上半年投资增速有所波动,盛来运回应称:对投资增速的变动要全面来看待。其一,今年以来,生产资料价格,尤其是建筑材料价格下降幅度较大。扣除物价因素后,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基本稳定,而且投资结构在改善。其二,投资增速波动和小幅回落,既有现实因素,也有深层次原因。现实因素主要是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价格下行、企业竞争加剧,相关市场主体投资决策更趋谨慎。从深层次因素看,发展方式在转型,新旧动能在转变,传统产业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在短期内会加大投资增长压力。其三,投资增速放缓不意味着投资空间收缩,现阶段高质量发展投资潜力非常大,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因城施策”出台相关措施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从统计数据来看,相关政策措施成效明显,上半年房地产虽然有所波动,但总体上还朝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盛来运表示,从政策效果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市场交易量有所改善,商品房销售降幅同比收窄。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比去年同期收窄15.5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收窄9.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金额下降5.5%,比去年同期收窄的幅度更大,收窄19.5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收窄11.6个百分点。商品房交易比较活跃,尤其是二手房的交易量比去年同期是增长的。
市场价格降幅整体收窄,部分城市有所上涨。从6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来看,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虽然有所波动,但同比降幅都比去年同期在收窄。数据显示,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比上月收窄0.3、0.5和0.3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资金来源有所改善。在“白名单”政策以及房地产市场销售回暖的带动下,房地产企业化债工作有序推进。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6.4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收窄10.8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同比增长0.6%,去年国内贷款下降6%左右。去库存也取得积极成效。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比5月末减少了479万平方米,连续4个月减少。
“这三方面的积极变化,说明宏观房地产调控的有关政策效果比较明显。”盛来运表示,也要看到,现在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都在下降,房地产筑底需要一个过程,在筑底和转型阶段相关指标有所起伏波动是正常的,这也需要我们下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今年以来,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推动产业创新和技术创新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从上半年情况来看,新质生产力继续在加快培育和成长。”盛来运从五个方面进行介绍: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我国现在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接近2.7%,已经超过欧盟平均水平,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据相关部门统计,1~5月份,我国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一批创新成果引起世界广泛关注。今年以来,从DeepSeek大模型到机器人马拉松赛,从航空航天到无人驾驶,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这是2025年6月17日在北京经开区的机器人大世界拍摄的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解决方案演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集聚了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生态企业300余家,机器人产业链规模超百亿。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新兴产业茁壮成长。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1~5月份,规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接近10%。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进入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加快发展,数据也是生产要素,各个地方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左右,这个比重与发达国家比,也是比较高的。
绿色发展提质增效。各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绿色产业发展,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为代表的“新三样”都是绿色产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增长超过30%,锂电池增长达53.3%。
产业改造升级加快。今年以来,各地继续实行传统产业更新改造,尤其是在国家“两重”“两新”政策支持下,改造步伐加快,大家都在积极对接“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近期,不少国际机构和投行对全球经济预测发表展望报告,多数机构都是预测下半年全球经济放缓,但这些机构不约而同调高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这显示了国际机构和投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盛来运说。
对于中国经济下半年的走势,盛来运称,尽管外部环境还有不少的不确定性,内部结构调整的压力较大。“但综合判断,我们认为下半年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是有支撑的。”
盛来运列举出三方面支撑因素:
一是上半年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和成效,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了较好基础。上半年,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充分展示了中国经济的抗压能力和强大韧性,这种发展态势会得以保持。
二是多年来高质量发展大势和实践,凝聚了共识,积累了新动能,推进了经济再平衡,提高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现在,国内外形势倒逼经营主体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从生产来看,服务业经过多年转型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在提升。三次产业中,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9.1%,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60%。从先行指标看,近几个月服务业景气指数持续保持在50%以上的扩张区间。从需求来看,下半年在消费政策的推动下,消费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对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会继续显现。从出口来讲,我国实行多元化对外开放,构建多元化贸易格局,对单一国家的贸易依存度已降到个位数。从新动能发展来看,新动能继续成长,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三是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将为经济稳定运行保驾护航。今年以来,我国实行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发挥了托底作用。按照中央要求,近期有关部门加快推出下半年政策,会继续为经济稳定运行发挥关键支撑作用。同时,有关部门也表示,中国的政策“工具箱”丰富,也在加强政策储备,会根据市场变化适时推出。
“基于以上的这些支撑因素,我们判断中国经济下半年会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这也是众多国际机构和投行对中国经济抱有乐观预期的理由。”盛来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