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馆内的种种迹象表明,AI并非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切实能够应用于工厂的。工业AI正在从量变迈向质变。
以工业AI引爆智造新范式
7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开幕式中致辞表示,当前,全球智能化浪潮风起云涌,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呈群体性突破之势,语言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等领域日新月异,推动人工智能向更高效、强智能的方向快速发展。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在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生态论坛上表示,中国电信在内部应用基础上,加速向外部拓展和推广,面向工业等行业研发80多个行业大模型和20多个智能体应用,服务行业客户超2万家,联合30多家央企打造AI+应用标杆,如中国电信与中国物流、中国中车、中国石化等央企,在国资委指导下,共同推动AI生态建设。中国电信设立了首个国资央企“AI+”行动示范基地,高质量承办了中央企业人工智能特训班,搭建高水平交流互鉴平台。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AI焕新 产业共赢”企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国移动着力锻造一流研发创新载体。组建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开放协同创新平台,一体化贯通软硬件研发、应用转化和生态运营全过程,努力引领具身智能产业新赛道。创建AI+新型工业化创新研究院,沉淀行业共性技术底座、打造行业标杆应用,更好发挥AI对新型工业化的赋能作用。
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在“AI+制造”发展论坛暨相关活动上致辞称,中国联通着力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应用,携手全球伙伴助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一是强化算网融合,加快5G-A工业应用,打造工业智算集群,构筑“AI+制造”数字底座;二是强化数智融合,发挥数据技术优势,依托相关平台和模型深化创新,增强“AI+制造”技术动能;三是强化数实融合,促进制造业资源融合等,助力多行业建智能工厂,拓展“AI+制造”发展空间。未来,联通将发挥算力网络优势,深化协同创新,加快工业设备数字孪生,推进具身智能应用,推动智能制造向更广、更深、更高水平迈进。
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博士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生成式AI的浪潮已经把世界切换到“倍速模式”。西门子一年前发布的全球首款面向工业的生成式AI产品,已从生成自动化代码的“虚拟助手”,升级为贯穿工业全链条的“智能体系统”。工业AI的时代窗口已然打开,工业的“底层操作系统”正被基础模型和智能体重写。基础模型聚焦工业AI技术底座的“广度”,而智能体(Agent)的出现让AI从“思考”进入“实操”,在具体场景中挖掘产业价值的“深度”。
产业链从“讲故事”到“拼落地”
中国电信在现场展示的一台工业织布设备上,星辰纺织智能体实时参与纺织生产全流程,最关键的是,可以实现“边织边检”,秒速“纠错”,准时交付率高达99%,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在其背后,是中国电信自主研发国内领先、央企首个“全模态、全自研、全国产”的星辰大模型体系,包含50多个行业大模型和10多个内部大模型,实现了对社会千行百业的精准赋能。而上述星辰中小企业智能体,则能提供全场景标准化智能解决方案,自主执行软硬一体、可云可端灵活编排,俨然成为中小企业身边的专属智能助手。

中国移动以“AI+新型工业化解决方案”为抓手,构建数智化能力底座、打造产业汇聚平台、落地标杆应用场景,重塑传统工业发展范式。其中,九天基础大模型V3.0是核心引擎,推动工业生产模式革新。在AI+新型工业化效能实践的展示区域,智慧工厂、智慧石化、智慧治矿、智慧电力……中国移动正用AI打造出一个个新型工业化的创新标杆,带动各产业领域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促进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和经济质量的持续改善。目前,中国移动已实现超7500个新型工业化领域商用案例,中小企业数转平台服务3000余家企业,连续两年入选《5G工厂名录》案例,蝉联工信部“绽放杯”六连冠,奠定行业标杆地位。


作为国家首批A级双跨平台,中国联通“格物”工业互联网平台以物模型打通硬件设备,通过软网关实现互联互通,借助元景大模型实现智能控制。目前,平台纳管设备超1200万,汇聚2.5万个工业模型和1.5万个工业APP,服务超3万家企业。其工业具身智能平台可统一管理百种千型万机,实现协同工作和全生命周期管控,某汽车制造企业通过该平台实现了生产线的智能化升级,生产效率提高了35%。目前,已与行业头部企业共创40余个智能体,例如政务智能助手使服务效率提升了60%,工业智能体实现设备故障预警准确率达到90%以上。

卡奥斯COSMOPlat携“AI+工业互联网”成果亮相,凭借工业大模型、数字孪生等技术成焦点。以行业智能体与工业软件为链接,天智工业大模型为支撑,智能终端及工业机器人为手段,构建“天空地”一体AI体系,助力工业AI从单点到全域智能升级。国内首个垂域大模型天智工业大模型是制造业“超级大脑”,已落地9大行业45个场景,支撑“制造”向“智造”转型。卡奥斯孪生制造一体化平台用相关技术将工业生产全流程复制到线上,已为500余项目降本增效。卡奥斯COSMO - Sphere平台以“1+N”架构为不同企业提供灵活方案,让“智造”惠及更多企业。

在西门子展台,Industrial copilot智能体系统首次在中国亮相。观众可以亲身体验它如何在新增生产订单等真实场景中,驱动生产自主运行。融合大语言模型与西门子深厚的行业经验,Industrial copilot可协助工程师完成从订单输入、需求预测、设备控制到物流调度的全流程任务,不仅是工程师们的“超级助理”,更是一个能运筹帷幄的“工业现场指挥家”。该系统预计今年将在中国正式落地。此外,西门子正加速打造AI的底层基石,研发面向工业世界的“通用语言”——工业基础模型。
成果丰硕
在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生态论坛上,中国电信集中发布了中国电信智能云服务体系建设、国信政务云智算中心、“工业+AI”智算一体化服务平台等重要成果,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AI动能。论坛期间还举行了AI合作签约仪式、AI投资联盟成立仪式及天翼云息壤杯高校AI大赛颁奖仪式,推动AI生态建设迈出坚实一步。

在“AI焕新产业共赢”企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上,中移九天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九天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揭牌,是中国移动专门重组成立的人工智能领域研发运营一体的新型专业化机构,其前身是中国移动研究院的“九天”人工智能团队。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中移九天公司(九天研究院)肩负着打造一流的人工智能科技公司的新使命,通过公司与研究院的“一门两牌”机制,致力于实现一流的AI核心技术原始创新和一流的AI创新成果转化,致力于成为国家人工智能整体布局的中坚力量。
在“AI+制造”发展论坛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活动上,随着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上海站)启动,上海市经信委与中国联通联合临港片区核心生态企业,焕新发布中国联通工业智脑及“UniAI·智联申城”。元景万悟工业智能体开发平台亮相,内置工业数据引擎、工业模型工厂及智能体开发工具,搭载8大工业场景智能体。中国联通将上海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走深向实的核心阵地,依托“UniAI·智联申城”战略品牌,“工业智脑”在沪先行先试,助力上海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AI+制造”先行示范区。

卡奥斯COSMOPlat平台携手国际权威咨询机构Gartner,发布工业制造领域首份工业大模型实践白皮书——《卡奥斯天智工业大模型价值领航实践》白皮书,为工业大模型建设和实践提供了可落地的路径参考。在“卡奥斯AI+生态论坛”论坛上,卡奥斯COSMOPlat平台发布两款行业大模型——卡奥斯天智·石油化工大模型与卡奥斯天智·能碳大模型,精准匹配不同垂直行业的智能化转型需求。卡奥斯COSMOPlat平台还与IEEE共同启动全球首个智能交互引擎国际标准,并获标准主导单位授牌。


此外,大会期间,上海正持续推进关键要素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业智算云平台、工业语料平台重磅发布。宝信软件打造宝联登工业智算云平台,面向流程制造行业和重点企业提供一体化服务能力。上海联通联合上海工创中心建设工业智算云平台,面向离散制造行业和中小企业搭建工业AI底座。库帕思构建工业语料公共服务平台,开发国内首个“1+5+N”工业语料矩阵。

金融资源同样是推动“AI+制造”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等八大银行积极响应上海市“AI+制造”系列政策,联合发布了4000亿元授信额度的金融产品,提供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矩阵。
尾声
当前,我们所见到的,并非单纯的“工业+AI”,而是AI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全面嵌入工业的血液之中。工业互联网贡献了场景与数据,AI则赋予了智慧和判断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也许,我们正站在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关口——工业互联网的AI变革时刻。工业互联网与AI的深度结合既是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路径。传统工业互联网若要在新时代中不被淘汰,就需要依靠AI提供保障。而产业工人将与AI构建全新的合作关系,从而让生产力获得史无前例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