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数字经济总体框架:总纲及战略布局!
发布时间:2025-07-30 浏览次数:69 来源:博雅数字化转型

一、总纲:以数据为关键要素,推动高质量发展

国家数字经济总体框架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核心,旨在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其总纲可概括为: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

核心目标: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优化算力资源布局,提升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完善体制机制。

战略路径:通过制度创新、技术赋能、场景应用和国际合作,构建安全高效的数据要素流通生态,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二、战略布局:“2522”框架与七大重点任务

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布局以《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为顶层设计,提出“2522”框架,并细化七大重点任务,形成系统性推进体系。

 

1. “2522”框架:夯实基础、融合发展、强化能力、优化环境

两大基础: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

数字基础设施:包括5G网络、数据中心、算力设施、光纤网络、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是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物理载体。

数据资源体系:构建国家数据管理机制,健全数据统筹管理机构,推动公共数据汇聚利用,建设重要领域数据资源库。

 

五位一体融合: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深度融合

经济层面:推进数字产业化(如数据产业、人工智能)和产业数字化(如制造业智能化)。

政治层面:以数字政府建设带动党政机构职能转变。

文化层面: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动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融合。

社会层面: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提升民生服务效率。

生态文明层面: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两大能力: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

技术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整合跨部门、跨学科资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数字安全屏障:加强关键基础设施、数据流动的安全保护,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

两个环境:国内数字化发展环境和国际数字化合作环境

国内环境:完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国际环境:加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探索数据跨境流动管理新模式。

 

2. 七大重点任务:细化战略落地路径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印发的《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提出七大任务,与“2522”框架紧密衔接:

 

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主线: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举措:完善数据产权、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制度,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开展企业、行业、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试点,以公共数据为突破口深化开发利用。

案例:深圳无人机物流因气象数据开放延误率下降40%;中山眼科中心利用脱敏医疗数据训练ChatZOC大模型,诊断准确率超92%。

 

筑牢数字基础设施底座

布局:统筹“东数西算”工程与城市算力建设,优化算力资源布局。

标准:推动统一目录标识、身份登记、接口要求等规范建设。

试点:抓好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先试先行。

成就:截至2025年一季度,建成5G基站374.8万个,5G用户占比超50%,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

 

提升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

路径: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目标:梯次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数据产业、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

进展: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和行业落地取得显著进展。

 

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消费端: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品质电商培育行动,打造数智化消费新场景。

产业端: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一链一策”推进重点行业转型,探索金融、文旅、医疗等领域数字化赋能路径。

平台:搭建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商。

 

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支持:鼓励平台企业创新发展,开辟新就业空间。

保障:强化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加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

贸易:加快发展数字贸易,推进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促进跨境电商发展。

合作:拓展“丝路电商”合作空间,高质量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数字经济论坛。

探索:数据跨境流动管理新模式。

 

完善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

改革:深化适数化改革,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人才:优化高等学校数字经济领域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治理: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立法统筹协调,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

 

三、战略意义:构建数字中国,赋能全球发展

国家数字经济总体框架的战略意义体现在:

经济赋能:通过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释放公共数据潜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

技术自主:构建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发展主动权。

治理升级:完善数字治理生态,加强标准化建设,提升治理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全球引领:通过国际合作,探索数据跨境流动管理新模式,助力中国数字经济融入全球价值链。

 

结论:国家数字经济总体框架以数据要素为核心,通过“2522”框架和七大重点任务,构建了从基础设施到国际合作的系统性战略布局。其核心在于通过制度创新、技术赋能和场景应用,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并在全球数字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