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体当前状况的瞬时记录,决定后续行动依据。
2. Tools(工具)
扩展智能体能力的外部接口(如搜索API、计算器)。
3. Large Language Models(大语言模型)
智能体的语言处理核心(如GPT、Gemini)。
4. Env(环境)
智能体运作的交互空间(现实或虚拟世界)。
5. Perception(感知)
智能体解析输入信息的过程(理解环境/指令)。
6. Agent(智能体)
自主感知、推理并行动以达成目标的实体。
7. Learning Loop(循环学习)
通过反馈迭代优化智能体行为的闭环过程。
8. React
结合推理与行动的任务处理框架。
9. Knowledge Base(知识库)
存储领域知识的数据仓库,支撑决策。
10. Memory(记忆)
存储历史信息以维持连续性和学习能力。
11. Action(行动)
智能体的输出行为(如回答问题、操控系统)。
12. Multi-Agent System(多智能体)
多个智能体在共享环境中协作/竞争的框架。
13. Chain of Thought(思维链)
将复杂问题拆解为分步推理的方法。
14. Orchestration(编排)
协调多步骤、多工具或多智能体的流程管理。
15. Evaluation(评估)
衡量智能体行动效果并指导改进的标尺。
16. Swarm(群体)
无中心控制的群体智能(局部规则引发复杂行为)。
17. Handoffs(交接)
智能体间传递任务以实现分工协作。
18. Agent Debate(智能体辩论)
多智能体通过争论优化结论的对抗机制。
19. Reflex Agent(反射型智能体)
基于预设规则直接响应刺激的简单智能体。
20. Planning(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