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正经历从“数字经济”向“数智经济”的深刻跃迁。这一转变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更是生产方式、资源配置和产业生态的系统性重构。数智经济的本质,是以智能化重构价值创造逻辑。传统数字经济以信息化为基础,侧重于产业数字化升级和效率提升;而数智经济则通过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融合数据、算法、算力三大要素,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级增长,实现从“工具辅助”到“自主决策”的跨越。在这场变革中,中国凭借市场规模、技术积累和制度优势,有望成为新规则的制定者,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毫无疑问,数字智能经济意味着巨大的新发展机遇。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种趋势?能否以适宜的政策推动数智经济的强劲和良性发展?这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
本期封面专题就围绕人工智能与数智经济的发展特点、趋势展开探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文魁在《数字智能经济的发展政策》一文中认为,数智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一些新挑战。最不容忽视的挑战在于治理和规制方面。他进而针对数智经济的发展政策提出相关建议:首先,创新政策比产业政策更重要;其次,金融政策比财税政策更有力;再次,发展生态比营商环境更复杂;最后,必须强调,良好的实践治理比整齐划一的管制更合适。
魏巍、曾铮在《加速AI 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一文中指出,2025 年,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已迈入“AI 大模型商业化元年”,但我国企业在推进大模型应用过程中仍面临技术适配不足、创新生态不够完善、人才结构性供给匮乏、数据资源割裂和治理体系碎片化等挑战。应充分发挥我国应用场景丰富、数据资源丰沛、产业链完整的战略优势,通过政企协同、产学研用一体化布局,推动大模型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系统提升企业数智化水平,培育新质生产力。
慕尼黑工业大学智库在《欧洲数字主权战略:模式构建、改革路径与地缘突围》一文中认为,过度监管碎片化、关键技术单向依赖及地缘政治变局已使欧盟面临数字附庸化风险或变成技术依赖型经济体。通过解构“欧洲模式”六大原则,该智库提出覆盖数字基建、统一市场、地缘政治、良政体系、能源保障与人才战略的六大改革方案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