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工业检测正悄然变革制造业!
发布时间:2025-09-04 浏览次数:31 来源:科士恩科技

就在本周,上海举行的第12届中国国际线缆工业展览会上,AI质检技术成为全场焦点。浪潮软件集团推出的星耀系列质检设备能够≥99%的超高检出率与毫秒级检测延时的高精度表现,完成线缆生产全工序的智能化检测覆盖

这不仅是一场技术展示,更是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缩影。从线缆到汽车,从铁路到食品行业,AI工业检测正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

01 一周热点:线缆展会秀出AI肌肉

8月27日至29日,第12届中国国际线缆工业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展会以“线缆制造、智能装备与绿色创新”为核心焦点,汇聚了全球范围内的领军企业与前沿技术成果。

浪潮软件集团作为推动行业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携线缆AI智能检测产品亮相展会。这些产品精准锚定线缆行业核心痛点,构建起全链条智能解决方案

其中包括缺陷检测类产品、在线量测类产品和自动化辅助类产品,全面覆盖高压、中压、低压及特种电缆等多领域产线的全工序检测需求

02 技术突破:自适应AI攻克行业难题

工业质检长期面临三大难题:精度不足、效率低下、落地困难针对这些痛点,阿丘科技和西门子联合推出多维度工业AI视觉智能底座,将“精准质检”从少数企业的“奢侈品”变成多数工厂的“标配”。

更令人兴奋的是,KAIST研究人员开发出了新型AI技术,能够在不重新训练的情况下适应制造过程的变化。

这项突破性技术解决了当制造过程因机器更换或温度、压力、速度变化而改变时,AI模型性能大幅下降的行业难题

03 应用场景:从工厂到多行业拓展

经过市场检验和打磨,AI工业检测技术已不再局限于制造工厂,更拓展食品、农牧、能源等多个领域

在食品与农牧行业,工业AI视觉中台成为“品质管家”。在方便面生产线中,它将黑点异物检测过检率压至0.05%以下避免了因“疑似杂质”的误判而浪费整批产品。

在能源领域,AI视频流监管平台的实时分析能力让煤矿井下塌方预警响应时间缩至30秒,为安全避险争取关键时间

04 汽车制造:AI质检的典范应用

在重庆赛力斯超级工厂,AI技术遍布了生产线的全部流程。他们开发300多个AI智能检测点,实现了汽车制造过程中关键工序质量自动化检测需求。

以底盘螺栓检测为例,车辆通过检测点位时,两套高精度智能相机会自动拍摄车辆底盘图像。结合AI技术,采用目标检测、图像分割等深度学习算法模型,完成对底盘100多颗螺栓的状态、位置自动检测,精度达到99.9%

类似技术也用在高低压线速的装配上。通过手机拍照AI检测,利用卷积神经算法模型自动识别装配结果,保障动力线束不会出现装配缺陷

05 实效数据: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AI工业检测带来的效益不仅是理论上的,更是可以用数字衡量的。

在柳梧铁路施工现场,基于AI的无接触式接触网接口智能检测设备,使精准识别检测效率提升幅度超过200%

该系统通过无人机、隧道内检测平台与AI智能识别技术结合,满足高空、高危作业下的设备巡检需求,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预判设备磨损趋势和故障风险。

在上海嘉定的延锋彼欧工厂,AI目标检测系统让每件尾门的检验时间缩短了46秒。以一条产线的目标产量计算,每天两条产线能够省出9.2小时的工作时长

06 未来展望:智能检测的新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AI工业检测正向着更加智能、自适应的方向发展。

百度智能云在8月28日的2025百度云智大会上发布了一种视觉大模型平台的工序合规分析能力。该功能只需上传标准操作视频,即可快速生成SOP检测任务,帮助解决工业产线中老师傅不足和经验传授困难的问题。

延锋彼欧安亭工厂则计划进一步聚焦数字化信息深度整合,推动智能改造与AI系统的深度融合,探索具身机器人在车间场景的应用落地

随着AI视觉识别、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成熟,工业质检正从少数企业的“奢侈品” 变成多数工厂的“标配”

智能检测设备已能够实时监控生产线,从源头杜绝批量废品产生;凭借高精度测量能力,为工艺优化提供数据支撑;依托灵活适配多场景的产品特性,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实质性突破。

未来十年,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黑灯工厂”出现,其中AI工业检测技术将成为不可或缺的核心支柱。那些早早拥抱这一变革的企业,已经尝到了提质增效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