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制度创新
发布时间:2025-09-04 浏览次数:47 来源:陈劼

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仅是一个技术创新的产物,更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复杂制度安排的经济系统。

01

工业互联网平台力图打造的首先是一种生态,通过联通产业链供应链上供需两端的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实现产销匹配和资源共享,并且产生一种圈层效应,吸引、吸纳更多的企业融入到这种产销生态中去。

具体说来,工业互联网的平台生态至少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通过构建可信的产业环境,确保信息的安全与准确性,增强企业间的信任与合作,通过平台数据所形成的信用评价体系,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估和监管,有效防范违约风险和欺诈行为

二是在充分的披露和共享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点对点的情报对接实现扁平化的沟通,通过关键决策人的直接有效触达实现高效的对接,从而提高产业链整体运营效率和响应速度

三是平台通过提供灵活多样的订阅服务,满足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增强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间的标准适配、信息联通和产能对接,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升级。

四是工业版垂直社群的建立,不仅更够增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更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融入大产业链供应链的机会和路径以此共同推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企业间的知识共享和技术交流,也能够促进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综而言之,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的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而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

对于大型企业而言,这种生态的构建有利于其克服“大企业病”,优化决策机制,同时弱化核心企业的“超国民”地位,减少寻租空间;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在这种公开、透明的生态环境下,能够较大程度的实现充分竞争,从而使中小企业发挥特长、驱逐劣币,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02

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中,企业的运营数据、市场反馈、技术创新等信息都能够被及时、准确地记录和展示,这种基于数据和信息的透明化管理使得行政干预变得更为困难。同时,平台上的企业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也进一步减少了行政干预的空间为企业的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提供了保障。

同时工业互联网平台所构建的生态体系,强调了企业间的平等与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传统产业政策中可能存在的偏向性或歧视性问题,使得各类企业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下竞争与发展也使企业不再依赖于传统的行政手段来获取资源或优势,而是更多地依靠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来赢得发展机会特别是对于与行政权力有天然亲缘关系的国有企业而言。

这便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制度价值。消除歧视、减少干预、破除政策路径依赖,本质上是保障了企业主体间的平等地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之间,一方面能够在一个产权中性的市场环境下靠充分竞争来获得规模优势和核心地位;另一方面能够确保资源按照市场规律在各类企业间进行高效配置,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扭曲和浪费,在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促进了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发展。

03

在制度经济学的视野下,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整合数据资源、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管理效率等方式,促进了产业价值链的重构和升级同时,也有条件引发了一系列制度变革和创新,如产权制度的明确、交易规则的完善、激励机制的设计等,这些制度变革反过来又能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此外,工业互联网平台还促进了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在传统制造业中,制度创新往往滞后于技术创新,导致技术创新的成果难以有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而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推动下,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步伐趋于同步,甚至在某些领域,制度创新成为了技术创新的先导和保障。平台通过提供标准化、模块化的服务,降低了企业采用新技术的门槛和风险,同时也为政府监管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使得制度创新能够更加精准地服务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工业互联网平台中的治理结构和权力关系上,平台企业、政府、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所形成的结构和关系系统,也将影响着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创新成果的分配,塑造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