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重塑芯片产业版图
发布时间:2025-09-08 浏览次数:32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

2025年上半年,AI芯片行业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据不完全统计,在科创板上市的68家芯片设计企业中,54家实现营收增长,43家净利润转正,寒武纪更是以43倍的营收增幅和扭亏为盈的表现刷新行业纪录。

然而,在这轮增长浪潮中,不同细分领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生存图景——算力芯片企业股价屡创新高,存储厂商仍在消化库存压力,功率半导体悄然实现技术突围。这场由人工智能引发的芯片产业变革,正在重塑行业的竞争版图。

冰火交织的市场业绩

寒武纪的崛起堪称现象级。凭借云端AI芯片的爆发式增长,这家企业上半年营收飙升至28.81亿元,同比增幅超过43净利润达10.38亿元,不仅终结了连续6年的亏损历史,更以36%的净利率刷新行业认知。

寒武纪在财报中表示,2025年上半年,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凭借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核心优势,持续深化与大模型、互联网等前沿领域头部企业的技术合作。以技术合作促进应用落地,以应用落地拓展市场规模,公司营业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

在其带动下,海光信息、澜起科技等企业同样表现亮眼。海光信息营收突破54亿元,净利润16.39亿元。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高端通用处理器(CPU)和协处理器(DCU),已成功完成多代产品的独立研发和商业化落地。澜起科技受益于DDR5内存接口芯片放量净利润增速85%。云天励飞上半年营收则为6.46亿元,同比增长123.1%,亏损2.06亿元,亏损同比收窄。

端侧市场则呈现双雄争霸:瑞芯微依托在AIoT产品长期战略布局优势,特别在汽车电子、工业应用、机器视觉及各类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持续扩张,带动营收增长63.85%希荻微的硅负极电池管理芯片打入小米Meta供应链,营收同比翻番。

在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终端市场,恒玄科技泰凌微等企业迎来春天。恒玄科技在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场景开辟新增长点,净利润同比翻番。泰凌微凭借全球首款通过认证的蓝牙6.0芯片,在全球一线客户率先进入大批量生产展现出细分市场的爆发潜力。

与炙手可热的AI芯片形成对比,士兰微、扬杰科技等功率半导体企业凭借技术突破实现逆袭。士兰微应用于汽车、光伏的IGBT和SiC(碳化硅)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80%以上,净利润同比激增1162%;扬杰科技SiC芯片产线量产爬坡,净利润增长41.55%

尽管营收普遍增长,但存储企业仍深陷盈利泥潭。兆易创新净利润仅增长11%,江波龙净利润下滑97.51%德明利录得1.18亿元亏损。景嘉微出现营收腰斩+净亏8800的下滑业绩。这家曾被寄予厚望的GPU厂商,上半年受行业需求影响,公司产品销售大幅下降。叠加客户成本管控、持续投入研发、市场竞争压力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公司经营业绩波动。

长期竞争依然激烈

展望第三季度,芯片企业普遍给出积极业绩指引。中芯国际预计第三季度收入环比增长5%7%,毛利率介于18%20%的范围内。华虹公司预计第三季度销售收入在6.2亿美元至6.4亿美元之间,毛利率在10%12%之间。长电科技表示,第三季度逐渐进入客户旺季备货期,产能利用率存在环比继续上升的趋势。

然而从长期来看,AI芯片产业仍面临多重挑战。在产业链结构中,寒武纪前五大客户贡献85.31%的营收,部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高达50.71%,折射出大客户依赖的潜在风险;格科微虽实现30.33%的营收增长,但由于其自建晶圆厂带来增加资产投入及折旧增加,导致净利润下滑61.59%

而寒武纪采用Fabless(无晶圆厂)模式经营,供应链看,供应商包括IP授权厂商服务器厂商晶圆制造厂和封装测试厂等。由于集成电路整个行业链是专业化分工且技术门槛较高,加之公司及部分子公司已被列入“实体清单”,将对寒武纪供应链的稳定造成一定风险,对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代差也是不容回避的现实。寒武纪主要产品思元590芯片性能参数对标英伟达A100,而英伟达已推出性能更强的H100H200芯片。目前,英伟达在全球人工智能芯片领域中仍占有绝对优势。

财报显示,寒武纪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4.56亿元。为保持技术先进性和市场竞争力,公司将持续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但与此同时,研发项目的进程及结果的不确定性较高,寒武纪将面临前期的研发投入难以收回、预计效益难以达到的风险。

有此顾虑的只寒武纪。海光信息在财报中披露,高端处理器属于前沿核心科技领域,现有产品升级更新和新产品开发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员,但研发项目的进程及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如果未来公司在研发方向上未能做出正确判断,在研发过程中未能持续突破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未达预期,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尽管存在诸多挑战,企业在探索新的生存法则。DeepSeek提出的UE8M0FP8参数精度标准,成为国产芯片适配的关键。该标准采用无符号、8位指数设计,在相同硬件下显存需求降低75%,量化误差减少,同时提升数据中心能效。目前,寒武纪MLU370-S4、思元590/690系列,以及海光信息、沐曦、摩尔线程等厂商的芯片已支持FP8计算;华为昇腾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原生FP8支持。

 

 

当前,国内厂商正通过统一精度格式提升算力利用率,减少对英伟达、AMD等国外硬件的依赖。例如,寒武纪等企业已基于该标准优化芯片架构,结合大模型训练需求提升并行计算效率。这一协同创新模式,为国产AI算力在复杂任务处理、高并发场景中实现竞争力突破奠定基础。